Monday 27 February 2012

Kung Fu Panda 2


終於,“功夫熊貓”以最新的3D技術再次捲土重來。
它緊密地才承接上集的故事,亦延續了中國風和搞笑元素。無論是原班人馬、孔雀、山羊或山明水秀的風景,皆增添了華麗的中國畵風。

《Kung Fu Panda 》续集揭露了神龍大俠的身世之謎,结尾之处也为下个续集埋下了伏笔。
相信“功夫熊猫”的热潮一定会不断地蔓延下去。

Sunday 19 February 2012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每一把鑰匙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每一把鑰匙總能夠打開相應的一把鎖。
而你可能就是唯一一個能夠解開那把鎖的鑰匙。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的故事和配樂一樣,應該是部具有療傷性的作品。
可是Oskar尖銳和毫無停頓的對白,聼得有些刺耳。
客串演出的Sandra Bullock、Tom Hanks以及戯份極少的Viola Davis皆淪爲陪襯品。

儘管已過了十年,911事件留下的陰霾籠罩著悲慟。
在這一天,許多家庭突然失去了至親和朋友。
或是陰謀論或是一場人禍,已不重要。
每一天都可能會發生突然的事情;有生之年,應更懂得珍惜、及時去愛身邊的每一位人。

Thursday 16 February 2012

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


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作品。一個15分鐘的故事。

想像文字、書本隨著音符,悠然地飛翔在天空中。
黑白的世界,因為擁有圖書而瞬間變得色彩斑斕、絢麗燦爛。
彈起富有情調的音樂,與文字浪漫共舞,
彷彿時間能夠永遠停留在最珍貴的時刻。

縱使外表會隨著日子漸漸老去,只要懂得享受那份喜悅,
心境的青春仍然會一直保持下去。
常言道: 書中自有黃金屋。
每一個生命都會遇見至少一本書——一本值得自己擁有的書。
它會透過文字及故事,給予撫慰、快樂、滿足、鼓勵、啟發……。
人生,因為有了文字和書而豐富精彩。

Monday 13 February 2012

Seven Psychopaths


繼《In Bruges》之後,Martin McDonagh與Colin Farrell再次攜手合作的黑色喜劇。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是鎖定在座落於加州洛杉磯山上的好萊塢招牌標誌“Hollywood”。
在這個享譽國際的電影工業城,肯定蘊藏著許多說不完的故事。
於是,導演(或編劇)刻意將故事的舞臺架設於世界影城,
然後,沿用典型的好萊塢電影元素,勾畫出一部以黑幫電影作爲基礎的喜劇。
何為典型的元素?那當然離不開槍、煙、酒、毒品、暴力、血腥和色情。
就如變態1號Billy所說的,慣有的結局必須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槍戰。
作爲一名編劇Marty早已厭倦了這種一成不變的模式,自身卻又無法從俗套中脫離出來。
他無法避免地將槍、酒、毒品、暴力和血腥硬塞進一段長篇故事之中。
爲了增添新意,他將它們融入在幾段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裏,自成一格,獨創出另類風格。

無論是殺手、黑幫大哥、自焚者、道友、暴力狂、和平崇拜者,亦或是一個平常如編劇的人,
都會有患上精神病的風險(或已患上)。
只要有情緒的存在,人類稍不留神,憤怒和仇恨便會驅使人掉入險惡的一面。
電影裏許多看似無釐頭的劇情和對白,其實皆是雙關詞,是揶揄、是諷刺、是暗喻、是意義,也是道理。

P/S:個人認爲越南佬的故事是全片的中心思想。這段故事讓整部電影添上一層深度,從西方的冷幽默中洞悉道理。

Sunday 12 February 2012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久聞這部瑞典暢銷原著小説的大名,其後更被瑞典與丹麥電影公司改編成電影,
三部曲於同一年先後上映,成爲北歐最賣座的電影。
總覺得外型打扮如《Death Note》死神般的少女十分不討好,
一度把電影擱置於一旁——直到發現David Fincher開拍的好萊塢版。

就以預告片而言,無論是好萊塢版或瑞典版,故事十分接近。
只是美版與歐版的Mikael氣質相差甚遠。
故事的開場白或許有點冗長,前半段以穿插的方式進行人物介紹。
Mikael 與Lisbeth的交集需要等到中段才會出現。而這正是故事吸引的開始。
隨著他們的偵察與推理,將疑團一一明朗化,劇情逐漸變得緊湊且精彩。

雖然是翻拍之作,在重新包裝下,依然具有David Fincher的個人風格。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延續了《Zodiac》詭異與懸疑的氣氛,並且更加黑暗、暴力。

問題青少年被邊緣化的現象,其實是一種社會歧視。
弱勢族群通常自小受到家庭和社會環境影響,如暴力、虐待、欺凌、犯罪等等,遂造成叛逆、反社會行為傾向。
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與尊重,而不是蔑視。

p/s: 滿喜歡那個富有個性與獨特的開場白:

Thursday 9 February 2012

The Artist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沒有任何特技、音效或色彩,反而更加引人入勝。

在3D特技電影橫行的年代,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大逆其道,
將電影返朴歸真,把觀衆引領入那個只有黑白兩色的默片時代。
捨棄了冗長的對白,跟著劇、演員和配樂慢慢走入劇情。
整個故事既詼諧又感人,充滿歡樂與感動,兼具娛樂性以及藝術性。
特別是那隻小狗,十分討喜。

長大以後,我們經常會不知覺地回味單純的從前。
一首熟悉的旋律,可能會勾起一段回憶;一股熟識的氣味,可能會讓人憶起一段歷史。
從很久以前,科技發展便不斷地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
由卡帶式收音機到CD收音機,再發展到walkman以及後來的MP3隨身聽。
由黑白電視機到彩色電視機,平面電視機被淘汰以後,即換成超薄液晶電視機。
還有打字機、電子游戲機、半自動洗衣機……等等。
在我們印象中還記憶猶新的許多家用品,其實早就變成了年輕人口中所說的“古董”。
每個年代總有一些改變。當我們擁有得越多,過去的東西就變得越來越珍貴。

只是,有些人總是太過依賴習慣,而無法招架突如其來的改變。
日子久了,我們就會變得墨守成規,接著故步自封。
George Valentin因循守旧且自尊心太強,就像默劇電影一樣,最終遭到社會淘汰。珍惜是一種美德。但是需要懂得值得保存的部分,切勿抱残守缺。
從前,黑白時代躍進彩色時代,是一種劃時代的改變。
現在,當彩色重現黑白默劇的精彩,只有少數人懂得珍惜與回味。

歐洲地中海生活著一種奇特的魚,它的身上擁有如鸚鵡般艷麗的色彩,故被稱為鸚鵡魚。
這種魚能夠像蠶一樣吐絲織網,用作抵禦外界的危害。
不過,對於它們來説,最大的危險其實是作繭自縛。
人類需要懂得適應時代變遷,才能繼續生存。

Monday 6 February 2012

Warrior


好萊塢從不缺乏拳擊或擂臺電影。
雖然拳擊擂臺賽並不是個人喜愛,不過以此類比賽作爲故事題材的作品,
總是熱血沸騰、振奮人心。
具有故事性的擂臺電影,更能直接打動人心。

在擂臺上,Tommy和Brendan爲了勝負而生死鬥搏。
然而,比賽的勝利始終無法驅散他們的悲慟或彌補他們的傷痕。
外剛内柔的Tommy和内柔外剛的Brandan,走下擂臺以後的拳擊手,
同樣是平凡人,同樣需要面對生活的壓力和現實。
透過擂臺背后的故事,觀衆不但認識了拳擊手,也更加了解他們,
以至於在每一場打鬥中,奮力打氣支持拳擊手,興奮地分享他們勝利的喜悅。

劇本始終沒有明確交待Tommy、Brendan和Paddy的過去以及未來。
但是,從Tommy在床上緊緊擁抱Paddy以及Tommy靠在Brendan身上哭泣的畫面上,
仇恨早已抛散,諒解將會漸漸修補破裂的關係。
無論誰是誰非,已不是重要的問題。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該互相體諒與關懷,並且攜手走向未來。

勇者並不專屬站立在擂臺上的那一位冠軍。
只要能夠跨越自己、戰勝自己、永不放棄,你就是勇者。

Sunday 5 February 2012

The Ides Of March


公元前44年3月15號,古羅馬著名的軍事家凱撒,
在出征前出席元老院會議時,遭反對派密謀暗殺身亡。
Beware "The Ides Of March"遂成了政治陰謀論的代名詞。
在政治世界中,捲入鬥爭的往往不只是候選人。
無論是總統候選人、智囊團、敵方、媒體記者等等,都在選舉期間明爭暗鬥。
當初的天真爛漫,漸漸被利益熏心的環境影響,最終走入無底深淵。

在人類的世界中,我們總是離不開紛爭與爭鬥。
爲了生存,必須使用手段,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人民只能從電視報章上看見政治人物的風光,卻無法看見背後的陰暗面。
強大的執政團隊濫用權力,利用媒體、猛力地推銷自己,同時封鎖負面新聞;
再使用權利,以不同的名義進行賄賂,然後包庇政府人員。
政治是黑暗的。在不透明以及不公平的投選制度下,人民可能會受到誤導而做錯決定。
最後,政治依然只操縱於擁有權力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