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1 December 2014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One day I'll remember.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the good, the bad, those who survived... and those that did not.

承接上一集結尾時的反高潮,當電影一拉開序幕,勃然大怒的Smaug即大開殺戒,向無辜的Lake-Town噴發出憤怒之火。在驚險的一刻,人類勇者向惡龍射出致命一擊。讓眾所期待的動魄驚心延誤到此時登場,其實是一種精妙的安排。高潮瞬間使得在座的觀衆,很快便能進入狀況。等到Smaug沉沒大海以後,“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的篇章才正式揭幕……

故事的開端,屠龍勇士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展現出人類無所畏懼的勇氣;故事的中段,矮人國王與心魔的對抗,以及復興家族榮耀的執著,顯露出王者誓死不屈服的霸氣;
故事的尾端,是氣勢磅礴以及震撼人心的“五軍大戰”;
故事間中,再穿插Kili以及Tauriel的愛情故事。
在這最終回中,Bilbo Baggins的戲份顯然地少了很多,卻無損他在故事中建立的舉足輕重的位置。作爲一個引線穿針的角色,Bilbo聯係了《The Hobbit》與《The Lord of The Ring》兩部曲。就連《The Hobbit》的故事本身,也是透過他的視角去看盡發生在中土世界的一場浩劫。哈比人的純真、善良、知足,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縱使哈比人是最弱小的族群,他們的善念卻在無心插柳之下化解了重重危機,甚至還影響了中土世界的命運。而Bilbo與Thorin的那一份情誼,也描繪得十分動人。

經過了前兩集的起承與轉合,“哈比人”系列的第三部曲,把所有的支綫交織成一條完整而清晰的脈絡。Peter Jackson將哈比人的故事敘述得更加緊湊,更加層次分明,也更加豐富多彩。
此刻,來到了三部曲的最終章,故事也終將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Monday 8 December 2014

The Babadook


You can't get rid of the Babadook

印象中有看過的澳洲電影屈指可數,所以顯得有點陌生。
來自澳洲的驚悚電影《The Babadook》,改編自導演Jennifer Kent於多年前拍攝的黑白短片《Monster》。如同一般恐怖電影,電影的故事背景架構在一個孤立無援的單親家庭上。背負著沉重包袱的單親媽媽,終日壓抑著情緒,直到一本黑暗的童話書悄悄地走入他們家...

根據美國拉斯穆森學院(Rasmussen College)的調查統計:
在發達國家,有30%的孩子最害怕幻想恐懼(如幻象的怪物),另外有32%的孩子害怕真實恐懼(如災難或疾病)。發展中國家的孩子對於以上兩則的比率,卻正好相反。

舉凡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應該都曾被自己的爸爸媽媽嚇唬過。
就像那一首家喻戶曉的童謠:“愛哭的孩子不要哭,我會咬你的小耳朵……”
儘管世界各地的怪物形象大不相同;但是在意義上,卻是不盡相同。
無論是東方人的虎姑婆或大野狼,亦或西方人的Nightmare,
這些民間傳説中的怪物,早已在小孩心中種下根深蒂固的恐懼感。

故事中的Babadook,綜合了死神與西洋吸血鬼的形象,擁有詭異邪惡的外型。即使出鏡次數不多,卻能令人印象深刻。就整體而言,恐怖氣氛掌控還算得宜。然而,它更傾向於驚悚片,充滿心理驚悚的元素。

顯然的,Babadook其實就是寄居在內心的惡魔。
它一直都藏匿在最黑暗的角落默默地守候,一步一步地侵噬殘缺的靈魂。
消極、執著、貪念、怨念、仇恨等反面的心結,會不斷地加強惡魔的能耐。
當宿主處在最軟弱的時刻,便會伺機折磨或攻擊,侵佔心中最後一片淨土。
想要擺脫恐怖的夢魘,就必須以不同的態度去正面面對恐懼。
適度地釋放憤怒的情緒,透過呐喊將心中的不滿宣洩出來,
把邪惡的Babdadook逼退到它原來就應該存在的角落。
就讓自己去探索恐懼的來源、掌控恐懼的勢力、戰勝恐懼的心魔!

Courage is resistance to fear, mastery of fear - not absence of fear.
勇氣是掌控恐懼,而非無懼。
~Mark Twain 馬克吐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