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August 2015

The Captive


《The Captive》乃是曾憑《The Sweet Hereafter》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Atom Egoyan的新作,同時入圍了康城主競賽單元。故事創作的靈感源自為發生在導演的加拿大住家附近的1座公園,所發生的孩童失蹤案。

由故事本身到鏡頭裡的場景,《The Captive》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另一位加拿大導演Denis Villeneuve的《Prisoners》。然而,無論在故事的張力及邏輯、戲劇的畫面感及氛圍,或是演員的細膩演藝,後者的表現都略勝一籌。

故事的場景總在幾個年份之間不停的跳躍。多線性敘述的安排,在凌亂的剪輯把多線性敘述顯得更加凌亂。Ryan Reynolds扮演的受害者父親與其他主要角色一樣——即使是被挾持的受害者這個角色,也沒有太深刻的描寫,以致無法帶出該有的共鳴感。

再者,開場白的莫札特歌劇《魔笛 (Die Zauberflöte)》隱喻的是什麼已不得而知。就同樣的,綁匪犯案的動機到底是什麼?組織內其他從來沒有出場過的壞人最終的下場如何?其他受害者最終的命運如何?這些所有問題,沒有人可以解答。就像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般空白。

The rays of the sunchase night away; the hypocrite’s surreptitious poweris utterly destroyed!

《The Captive》最後的結局,跟著名歌劇《魔笛》同樣以圓滿的結局告終。該死的壞人都死了,好人則從黑暗中走了出來,重新投入光明;一個破裂的家庭,從此又再凝聚起來。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youth at risk and a young person with their whole life ahead of them, is care and concern.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也是上天投入人間的一顆希望種子。足夠的關愛與疼惜,遠比物質上的供給或過分的溺愛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