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1 November 2015

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Part 2


What they want is for me to truly take on the role they designed for me. The symbol of revolution. The Mockingjay.

毫無疑問,《The Hunger Games (飢餓游戲)》三部曲是至今為止,個人最愛的美國青少年冒險科幻小說改編系列電影。由第一集的《The Hunger Games》到去年的《Mockingjay, Part 1》,幾乎每一年、每一場都會準時赴會買票入場。作為系列電影的最終章,《Mockingjay, Part 2》當然是今年必定捧場的電影之一。

在整段故事之中,殘忍的“飢餓遊戲”只不過是革命前的幌子。經過了前幾集的冗繁交待以後,這一集總算是來到了尾聲。《Mockingjay, Part 2》再次承接上集被迫中斷而未完的故事,終結篇累積了所有三部曲的愛恨情仇,掀起了故事的最高潮。流暢的節奏、緊湊的情節、刺激的戰爭場面、細膩的內心戲等等優越條件,使得整個劇情高潮迭起,十分精彩。當革命軍接一連二地壯烈犧牲時,劇情不煽情卻足以扣動人心。

由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人類一直出現女死革命思想家。Saint Joan、Emmeline Pankhurst、Clara Zetkin、米哈伊洛芙娜·柯倫泰宋慶齡、秋瑾、Rosa Parks、昂山素姬⋯⋯她們的貢獻都對後世產生重要的影響,成為女性的典範。即使Katniss Everdeen總會在關鍵一刻被擊中昏倒,卻無損作者為她在文字世界或電影世界中,所塑造的一個不完美卻人性化的女性英雄形象。她引領人民擊垮政府,激起了人民對自由社會的渴望。Mockingjay是代表革命精神的符號,也是現代女性主義抬頭的象徵。

在Mockingjack的鼓動下,來自其他十二區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軍,終於有了共同的目標,繼而憤怒地挑起干戈,以强大勢力攻向腐朽的Capitol。當中央集權與君主制度撤換成軍權制度之時,社會只換來了短暫的和平。

It was my arrow, aimed at the chink in the force field surrounding the arena, that brought on this firestorm of retribution. That sent the whole country of Panem into chaos.

在處決臺階上射出的那一箭,不但擊倒了蠻橫霸權的統治者及剷除了恐怖主義,同時還推翻了陳腐的政府,真正地瓦解了不公平的社會制度。Panom最後在毫無威脅之下,實施了相對自由的選舉制度,正式走進屬於和平、自由、進步的文明社會時代。

秘魯政治家Manuel González Prada曾説過:“Everywhere revolutions are painful yet fruitful gestations of a people: they shed blood but create light, they eliminate men but elaborate ideas”。戰爭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畏懼改變或拒絕改變的思想。革命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段既漫長又艱辛的旅程,甚至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然而,重重的難關不是放棄的藉口,革命的烈火不應該如此就被輕易澆熄!“不參加變革社會的鬥爭,理想永遠是一種幻影”。堅持到最后就是勝利,曾被犧牲掉的一切就會變得有意義!

One of the great liabilities of history is that all too many people fail to remain awake through great periods of social change. Every society has its protectors of status quo and its fraternities of the indifferent who are notorious for sleeping through revolutions. Today, our very survival depends on our ability to stay awake, to adjust to new ideas, to remain vigilant and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ursday 19 November 2015

The Green Inferno


Cannibal Film或食人族電影,普遍被認爲是Exploitation film的一種電影類型,流行於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最爲人熟悉的作品包括《The Man From Deep River》、《Cannibal Holocaust》、《Cannibal Ferox》、《Eaten Alive!》、《Jungle Holocaust》等等。當時這些口味濃重的電影,大多因爲題材與尺度的問題而飽受爭議,甚至被嚴禁上映,成爲名副其實的禁片。

繼《Hostel》之後,Eli Roth再次自編自導重口味血腥片《The Green Inferno》,挑戰了久違的食人族題材,并起用合作多次的演員班底,包括導演的智利籍現任太太Lorenza Izzo。《The Green Inferno》大致上重復了《Hostel》的套路,在進入主題前先來一段冗長的開場白,繁冗地交代了一個懵懂的大學女生如何加入學生發起的綠色和平組織,然後與非法砍伐森林的無良開發商抗爭,繼而再發生墜機事件掉入原始森林……單是這段開場白的篇幅,就佔了整部電影的二分之一。

雖然片中不乏血肉模糊的血腥鏡頭,甚至還有肢解活人的大尺度畫面,然而道具和演員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真實性,還不至於令人心情不適。除了畫面粗糙之外,精彩度和氣氛拿捏還有進步空間。好在電影後半段的節奏掌握得還不錯,具有另類的娛樂效果。

在由上往下的俯瞰鏡頭中,一片亞馬遜原始森林看似平靜的叢林,却是處處隱藏著危機。無論在片頭或是結尾,影片都直接強調了無良的開發商為了自己的利益,蓄意破壞環境及迫害原住民的不法行徑。縱使劇本編寫得有點刻意,這卻是值得大家去關注的課題。從古至今,人類的歷史總是不斷地出現多數民族迫害少數民族的實例,就像舊時代最常見的殖民主義或是納粹黨在二戰時期殘害猶太人。食人族部落充其量也不過是反映文明社會醜陋的一面,以及人類野性的一面。開發商自私地大肆砍伐森林,不但嚴重破壞了大自然環境,以致原住民及其他物種賴以為生的居所受到威脅。食人土著以及非法伐木公司,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蠻橫呢?

Friday 13 November 2015

Retornados / The Returned (2013)


《The Returned》是一部加拿大與西班牙合資拍攝的作品。不同於觀眾所熟悉的美式風格,它大致繼承了西班牙電影的貫有定律:俊男美女的和諧搭配,以及著重寫實和心理驚悚的電影風格。雖然鏡頭中都是一張張陌生的臉孔,卻充滿新鮮感。總結來言,此片無論在劇本、攝影、配樂、演員等方面,都很有水準。以拍恐怖驚悚片為主的導演Manuel Carballo,應記一功。不過,故事最終留下的“復仇記”伏筆,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與其説它為Zombie電影,倒不如把它定位成一部後末日電影——融合了驚悚與浪漫元素的后末日電影。以劇情取勝的《The Returned》,沒有血肉模糊的血漿畫面、也沒有子彈橫飛的動作場面,Zombie在片中只扮演著非常次要的角色。在大多數時候,衹要在入場前預先設定好正確的定位,才能以對的視角去欣賞電影,才不至於讓自己失望。

《The Returned》雖以傳統活死人電影為基礎,卻創意地假定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世界觀,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物種。在這個虛擬的後末日世界中,人類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能夠暫時抑制病毒發作的特效藥,讓生存下來的感染者能夠維持人類的形態與思維。介於人類與Zombie之間的它們就被稱作“The Returned”。可是它們的未來卻充滿著未知數。

被稱作Zombie電影開山鼻祖的《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把虛構的活死人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並奠定了Zombie電影的獨特風格及元素,成為日後同類電影的標準或典範。活死人不但是人類對於生物科技發展所產生的憂慮,也是人類陰暗面的道德反思。更關鍵的是,這種似人非人的生物反映了人類面對死亡的本能恐懼。

當活死人成為一種可以被控制的病毒,未來世界會是怎樣的世界?當自己的親人、愛人成為The Returned以後,自己是否還會像以前一樣愛著對方?潛伏在血液裡的病毒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病毒會隨時發作而將身邊的人陷入危害之中,您是否還會拼死地去守護對方?當無計可施的時候,您會選擇讓愛人繼續掙扎於痛苦之中,抑或會親手結束對方的生命?

從某方面來看,Zombie病毒就像源自真實世界的病毒或傳染病,比如愛滋病或伊博拉。感染者在接受治療痊癒以後,是否真的能如願重返社會,而不會被視為危險人群,或遭受許多的不公平和歧視,甚至被社會大眾遺棄?要關注的是,受到痛苦折磨的人往往不是感染者而已,病人身邊的人可能也會受到牽連,肉體和心靈都遭受肆虐。

《The Returned》以比較小的格局,去細膩地描繪了病毒所帶來的恐怖,以及人類在面對未知的恐懼時,所表現出來人性兩面性。自私和貪婪,可以說是推動人類歷史的一種本能及動力,可同時帶來負面的危機和正面的影響。結局并非注定是悲劇。挫折其實是上天考驗人類的一種手段,遇到問題就望風而逃或是絕望放棄,很可能就會因此而錯過遲來的希望……

“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Joseph Campbell

Saturday 7 November 2015

Spectre


You are a kite dancing in a hurricane, Mr Bond.

由第一部系列電影《Dr. No》開始,根據英國作家Ian Fleming作品改編的“特務007”已經橫跨了半個世紀,歷久不衰。這50多年以來,“特務007”共纍積了24部電影,順理成章地成爲英國史上最賣座的系列電影,將“007”的完美英雄形象打入民心。

繼最賣座的007電影《Skyfall》之後,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Sam Mendes再次執導“007”電影。因此,《Spectre》基本延續了上一集的風格。在純熟的攝影鏡頭下,靜態的風景構圖爲觀衆展現了不同國家的美麗異域風光,如倫敦、墨西哥、羅馬、丹吉爾、奧地利、摩洛哥等城市。一鏡到底的開場方式確實予人與衆不同的視覺感官。爆破和打鬥場面的調度也壯觀及流暢。另外還有美女、Aston Martin名車、武器、裝備、Omega名錶、Tom Ford眼鏡及服飾等,都是007電影的另一看頭。

對於新任邦女郎Léa Seydoux的印象依舊停留在《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中的女同志形象,投胎換骨的造型確實是一大亮點,充滿驚喜。來自義大利的Monica Bellucci雖然戲份少得可憐,曇花一現的倩影卻十分美豔動人。作為Daniel Craig的第四部007作品,亦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次扮演James Bond,加上Christoph Waltz以大反派的角色加盟演出,使得《Spectre》更具可觀性。Thomas Newman的經典華麗配樂,以及Sam Smith特別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曲,都應記一功。

不過,劇本中的陰謀及劇情轉折設定得過於生硬,鋪排的老梗太多,戲劇張力因而顯得薄弱。愛情垂手可得,使人無法搞清楚James Bond究竟會為Madeleine而犯險。潛伏在正派組織的臥底還未真正出手就已經掉入黃泉。前段鋪陳很久才隆重登場的大反派,竟然可以被以卵擊石的方式就能輕易解決所有的一切安排似乎都過於順利和簡易。好幾位大牌卡士也成了跑龍套的小角色,有點浪費。

拋開這些缺點,《Spectre》依然是部不錯的爆米花電影。從重啓的《Casino Royale》到現在的《Spectre》,James Bond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在英國人心目中,007不只是一個代號這麼簡單,James Bond更像是一種象徵,代表著英國紳士的完美形象,也是人人渴望成為的大俠,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