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7 July 2015

Ant-Man


據聞,最早在《Iron Man》被搬上螢幕以前,就有某位英國導演萌生出創作《Ant-Man》的念頭,最初人選為喜劇演員Simon Pegg。惟Marvel公司都把專注力集中在Avengers 系列電影上。《Ant-Man》也因此胎死腹中,計劃一而再擱置。過了好幾年以後,一度被雪藏的Ant-Man電影計畫有了進展。差點被人遺忘的Ant-Man,總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

懷著一股半質疑半期待的心態步入影院看首映。看前與看後的感覺不但沒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還相當滿意。儘管沒有龐大的超級英雄陣容,也沒擁有華麗的演員陣容,Ant-Man還是以小小的身軀,成功地打出不錯的一仗。

《Ant-Man》是一部集動作、科幻、搞笑、溫馨等多元素於一身的超級英雄電影。他的俏皮不像Ironman、他的愛耍賴不像Deadpool、他更沒有如美國隊長般的偉大愛國精神;Ant-Man只是一個婚姻失敗又孩子氣的小男人,也是一個為了行俠仗義而曾被判入監獄、出獄後繼續犯案的非典型英雄人物。或者,也可以說《Ant-Man》除了是一部非典型的超級英雄電影,也是一部紀錄螞蟻的生物學紀錄片,同時又是一部研究份子和量子的物理學電影。

《Ant-Man》的劇情中不乏搞笑橋段。雖然其中有些已是老梗,但這些老梗和笑點卻毫無低俗的感覺,反而很符合Ant-Man這位另類超級英雄的性格。再者,Ant-Man自身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個性和形象,賦予這部超級英雄電影擁有獨特的風格,反映著現代年輕人所追尋的活出自我標籤的個人主義。

要把繁文縟節濃縮成精簡的故事,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不然就會像Ant-Man的獄友Luis一樣,長篇大論地說了一些有的沒的。他就是最佳的失敗例子。所幸導演成功地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一項任務;以精準、簡潔、清晰的口吻述說了整個故事的背景、脈絡、企圖,讓劇情發展得更加緊湊。兩代蟻人的交接也解釋得十分清楚,同時也突破了障礙,與其他的超級英雄之間有了更完整的接軌和聯繫。

電影中的對白之間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及了許多大家都熟悉的角色,衹要是Marvel英雄電影迷應該都會知道他們在講什麽。這樣的安排,承繼了Marvel電影的一貫特色,讓人更能夠融入Marvel電影的整個世界觀。就像生活在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兩個人,彼此之間保持著聯係。

《Ant-Man》除了著重描述兩代Ant-Man以外,電影中其他幾個主要角色大致都有鮮明的形象。他們絕非只是花瓶或綠葉的小角色,各自在情節上都有發揮其一定的作用。就像螞蟻兵團裡的每一隻螞蟻,彼此分工合作又緊密合作,爲著同樣的目標共同戰鬥。另外還有一段小插曲,即使劇情篇幅不多,卻能從老蟻人的口述回憶中,看見了Wasp犧牲自己、保衛和平的英雄形象。這個英雄事蹟無不令人動容。

和其他超級英雄電影比較起來,《Ant-Man》的高潮并沒有太大的格局。Hulk大肆破壞地球表面的畫面肯定不會出現在它的世界中。相反,蟻人和壞蛋打鬥的場景只是由科技公司轉移到直升機、由直升機掉落民宅,再轉換到玩具火車的迷你世界之中。

蟻人僅用一個乒乓拍就把壞人打進滅蟲器裡,由逆轉勝戰勝一局。除了製造笑果以外,也證明了滅蟲器毫無作用。後來又一場鬥得你死我活的激烈戰鬥,惟在普通人的眼中,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震動。就如一隻蝴蝶拍翅所產生的空氣渦流而已。惟在相對微觀的世界裡,一支小螺絲由半空中掉落地,原來可以產生極大的破壞力。那種落差的感覺就像人類站在地球仰望銀河——人類衹不過是宇宙中一個渺小的生物。

螞蟻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一隻小小的螞蟻,卻是大自然界中的大力士,可以背負起比它身體還要重五百倍的物體。倘若說一隻螞蟻的力量依然很弱小,不過千萬隻螞蟻團結起來的話,就能形成強大的力量,就有機會戰勝頑強的敵人。
螞蟻精神,確實有許多值得人類學習的地方啊!

Wednesday 15 July 2015

Coming In


《Coming In》是德國導演Marco Kreuzpaintner繼前作《Trade》之後,再次回歸喜劇的新作。兩部作品的風格大相徑庭。後者是以人口販賣為題材的現實主義電影;前者則是以“特殊”愛情為題材的喜劇電影。

故事圍繞在一個外型長得很像Tom Ford的時尚界知名美髮師。年輕又自信的他,是同志們的完美情人。在男友和老闆的游説下,他唯有接受挑戰,研發一款新的女性洗髮露。有鑒于自己的性向,他只能僞裝自己,在城中一家普通理髮店實習,卻遇上了一個讓他對雌性動物燃燒出欲望的女人。

“Come out”一詞源自英文俚語“Skeleton in the closet”,後來演變成更直接的説法“Come out in the closet”。倘若同性戀者出柜是“Come out”,那重新入柜應該就是“Come in”了。電影名字“Coming in”不但直截了當,也富有喜劇色彩。

真相是:此片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浪漫愛情喜劇片,而非同志片。儘管電影中出現許多同志角色,對白中也提及一些同志課題,卻都是點到爲止。即使連男主角到最后也被女主角從“彎”扳成“直”。一個天菜同志突然轉“性”愛上了一個平凡女人——劇情的轉折與故事的發展很快,快地讓人有點起疑心。不過,喜劇片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包容一切的不邏輯。這也可能是不熟悉歐洲喜劇片的模式。《Coming In》的喜劇色彩或笑點,並不如預期搞笑、無厘頭,反而很符合德國人的個性,連幽默都帶有一點沉穩。然而,這部喜劇片在某程度上,還是打破了其他人對德國人的印象。

雖然故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對同性戀不太瞭解的人,卻沒有太明顯的歧視和排斥。而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相處,看起來也是如此地融洽。現實中的敏感話題,在這裡都被滑稽的對白,以半開玩笑地方式輕鬆跳過了。就像其中一句令人會心一笑的對白:“你不明白女人有多複雜嗎?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是同志嗎?”

導演在接受美國雜誌《Variety》時,如此説道:“It’s a thin line to not offend anybody here. ‘Coming In’ is a modern fairy-tale. It’s not about a gay guy becoming straight. This is about love and how love does not know any labels.”

Tom真正的性向似乎已不重要。因爲,愛情不應該存在任何標簽。愛一個人其實很簡單,不需在乎種族、膚色或是性別的問題,也不應該被某種框框而限制未來的所有可能。

Thursday 9 July 2015

Let Us Prey


Human sin is as old as the world.

故事圍繞在某一座鄉鎮,發生在某一個夜晚。幾個同病相憐的人被湊巧地聚集在一個警察局裡。在這群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在事前知道背後的原因。

本片一開始以懸疑元素拉開序幕,然後才慢慢地變調為驚悚片。片中不乏暴力與血腥的畫面,風格也趨向黑暗的元素。對於喜愛噴血畫面的觀眾來說,這恰好正中下懷。

愛爾蘭音樂比較起來,對於愛爾蘭電影的認識幾乎近零。觀賞過的愛爾蘭電影少之又少。好看與不好看很快就能分辨出來。儘管情節中有許多牽強的性質,還有一點故弄玄虛;可是劇情發展緊湊,整體算是具素質的水準之作。

電影說教的成分很重,卻具體地指示出因果循環的道理。人總要爲自己的事情負責。故事中的鄉鎮是世界的縮影。外表看似正面的醫生、教師、警察等等職業人士,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只是偽善。各個充滿病態的人聚集在同一個空間裡,代表正義的警察局隨即變成了聚集惡魔的地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一個人都有黑暗的另一面。只是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將這些不為人知的事,隱藏在假面之下。

英國小説家George Gissing曾説過:“在所有類型的卑鄙中,僞善最爲人們憎恨。”
而英國哲學家培根説“僞善正如假幣,也許可以購取貨物,但也貶低了事物真正的價值。”

僞善是善的泡影,人類透過它滿足人性的虛榮心,軟弱的人利用它掩蓋自己的弱勢。因此,僞善有時候比真正的邪惡更可怕。偏偏人們卻選擇了帶著虛僞的面具繼續生活,對任何價值都持有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