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5 September 2015

Extinction


You have been so hell-bent on surviving that you have forgotten how to live.

《Extinction》是一部由西班牙、美國、匈牙利及法國合資的電影,改編自年輕作家Juan de Dios Garduno於2010年出版的暢銷小説《Y pese a todo》。電影最初的名字爲《Welcome to Harmony》——“Harmony”既是電影中小鎮的名字。在現實中,美國加州確實也有這麽一座同名的小鎮。諷刺的是,在末日以後的Harmony小鎮並非“鎮”如其名,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不安以及潛在的不安。

電影采用了末日以及Zombie作爲題材,活像是《The Omega Man》(或《I Am Legend》)以及《The Road》綜合起來版本。衹是前者的狗不再是德國牧羊犬;後者的父子關係換成了父女關係。最初會以爲《Extinction》又是一部B級電影。然而,看完以後才發現此片無論在劇本、畫面、音效等各方面都比想象中還要好很多。唯不喜歡的是:導演或編劇有奉承中國之嫌;另外,結局的安排有點俗套。

有別於其他電視劇、電影和電玩作出的設定,在原著作者的筆下,Zombie似乎被賦予了全新的定義和假設。在這個冰冷的末日世界之中,Zombie爲了適應環境而迅速地產生變化,除了動作保持敏捷以外,變異後的Zombie已經毫無病毒的傳染力,同時它們的視覺已完全退化。可是,它們的嗅覺、聽覺、攻擊力反而不斷地在進化。想要阻止這些怪物的快速活動,播放高分貝的音樂竟然有助於人類抵抗Zombie——這一個設定會令人不禁聯想起經典的《Mars Attacks!》。

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的Matthew Fox,在留了大鬍子、化上老妝以後,差點令人無法立即辨認出他來。扮演女兒角色的童星Quinn McColgan,在片中的演出也值得嘉許。電影最後才出現的第四個角色——一位西班牙裔年輕孕婦,原來并非花瓶角色,對劇情轉折起了一定的作用。

《Extinction》基本可以分成三段:災難前、災難后以及劫後求生。
純粹衹是想要尋求感官刺激的觀衆,或許可以中段,僅看最前的10分鐘及最後的30分鐘即可。電影甫開場的那一場巴士浩劫——由出事前到出事後,整個節奏緊凑、畫面血腥而逼真,緊張感十分突出。在結局前,變異的怪物圍攻房宅的情節,儘管場景變得比較小,卻也成功製造出緊張刺激的氛圍。或許,這就是故事本身可以作的安排:以小格局去看世界。

占據整部電影最大篇幅的中段,雖然節奏緩慢,卻是整個故事的核心。假如末日後祗剩下兩個男人、一個小女孩、一隻狗的話,這個小鎮(或世界)會變得如何? Zombie并非故事中的真正主角,反而是細細地刻畫人與人之間在末日以後的情感和關係。

雖然故事由始至終都沒有清楚交待兩個男人關係決裂的真正原因,但可從模糊而零碎的回帶記憶之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倘若劇本可以把背後的原因説得更有説服力一些,應該能夠幫助觀衆投入劇情,找到共鳴感。就從各種綫索看來,小女孩的母親無疑是導致兩個男人互不理睬的關鍵人物。不過,命運是個奇妙的玩意,冥冥中注定小女孩是唯一一個能夠改善這段關係的關鍵人物。

Jack是一個有耐心又懂得照顧家庭的好人。作爲一個養父,他的努力幾乎能夠獲得滿分。可是作爲一個男人,他卻又如此的執著、小器、懦弱。在最重要的一刻,他被魔鬼迷幻而失去了理智,做了一件錯事。在遇到危急的時候,又固步自封,過度地保護,甚至選擇放棄。
末日前的Patrick,曾是一個自我放縱的男人,沉迷於酒精使得他失去了美好的家庭。末日以後,他從麻木的生活中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默默地守在親生女兒的身邊。他甚至嘗試彌補過錯,最終犧牲了自己,卻又解救了自己。遺憾的是,他永遠衹能成爲女兒心中的“Neighbour Patrick”。

人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命運也擁有同樣的道理。在雪茫茫的絕境之中生存,假如能夠一直堅持著,終有一天能夠親眼看見從地表上重新升起的太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