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Justice League


There are heroes among us. Not to make us feel smaller, but to remind us of what makes us great.

Zack Snyder是一位極具代表性的視覺系導演。從藝術系設計學院畢業的他,最初以廣告導演的身分入行,接著憑藉《300》在好萊塢迅速地打開了知名度。濃重的色彩飽和度、大量慢鏡頭和強烈的個人風格早已成為Zack Snyder的註冊標誌。他一向來都很懂得運用鏡頭和畫面來說故事的人。他充分地將鏡頭語言表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然後又為鏡頭裡的畫面塗上一層富有冷色調的濃郁色彩,增強視覺衝擊力,使得電影中的每一個停格都是一幅畫意詩情的油畫。除此之外,Zack Snyder也善用慢鏡頭和大特寫來烘托氣氛和渲染情緒,表達出藏在鏡頭背後的情感和內涵。

Zack Snyder最早執導過的DC超級英雄是《Watchman》。Warner Bros後來決定仿效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功,邀請Zack Snyder重啓超人電影《Man of Steel》,藉此拓展「DC Extended Universe」。電影公司隨後又採取閃電行動,在這兩年內陸續推出四部電影,按時間先後排序為《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Suicide Squad》、《Wonder Woman》及備受期待的《Justice League》。曾遭受影評人和DC漫畫迷抨擊的Zack Snyder再次擔綱導演。就在進入後製階段,導演遭逢女兒自殺的打擊而卸下了執導任務,改由從Marvels跳槽到DC的Joss Whedon上陣。

《Justice League》在前半段仍舊延續了《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的基調;鏡頭中展現了Zack Snyder擅長的暗黑影像風格,以及這位超級漫畫迷最迷戀的漫畫美學。片頭的幾幕特寫鏡頭刻劃出地球在失去超人以後的迷茫、無助和荼蘼。由挪威歌手Sigrid重新演繹的老歌《Everybody Knows》唱出了哀愁而唯美的情緒,使旋律和畫面緊緊結合在一起。作為DCEU的第五部作品,《Justice League》延續了DC的世界觀,故事也跟《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甚至還有許多能夠對應回前幾部作品的鋪梗,具有一定前呼後應的作用。

在加入了Wonder Woman、Flash、Aquaman及Cyborg多名不同個性和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角色以後,《Justice League》無疑地增加了更多的新鮮感和吸引力,使得整個故事內容和元素也跟著豐富起來,畫面上的色調顯然比以往的作品鮮豔和光亮,戰鬥場面亦保持了一貫的水準。後期加入製作隊的導演Joss Whedon,在片中加了許多點到為止的喜劇元素,利用幽默感沖淡DCEU原先架設的暗黑感,欲想藉此展現出如同《Avengers》般娛樂性十足的爆米花大片。超級英雄們的合體產生了一定的化學作用;更重要的是,超人以強勢的姿態重現螢幕前。若說超人之死促成「正義聯盟」,那麼超人回歸即是正義的曙光再次降臨。

跟《Man of Steel》及《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比較,《Justice League》的劇本明顯改善得淺顯易懂,並利用更多快速鏡頭加快劇情節奏,調整後的敘事風格更生動有趣。然而,電影公司為了趕上競爭對手的進度,不惜把龐大的信息濃縮在同一個故事架構之中,導致此片失去了平衡。故事的序幕就如趕鴨子上架,觀眾追著Batman和Wonder Woman的腳步去一個個尋找正義盟友。幾條分岔的故事支線產生了一點紊亂的現象,就如漫畫分格一樣斷開,連貫性不強。觀眾甚至還要在短促的時間裡認識各個新角色,奈何每條支線都如蜻蜓點水般琢磨不深,以致觀眾和這些新角色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大段距離,無法對角色產生更多的好感。

正義聯盟的超級英雄們聯手對抗敵人的戲碼理應是全片的高潮點,可是論戰爭的規模性和浩大性,馬遜族、亞特蘭提斯族和人類聯手抵抗魔怪的那一場戰役戰,更有金鼓連天和戰火紛飛的戰爭場面,猶如史詩片般震撼。《Justice League》不獲國外專業影評家的青睞,已是預料之事。此片被批評得幾乎體無完膚,甚至在爛番茄網站中僅獲得41%的低分,在北美的首週票房成績不如預期。其實就客觀來看,此片在整體上的表現都達到標準,加上多位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共同組成的強大陣容,便已成功製造了話題性,絕對是娛樂性十足的爆米花大片,因此在全球累積票房的表現上仍然可觀。

在黑暗騎士與光明之子的對決之後,活在黑暗的蝙蝠俠漸漸趨向曙光降臨的地方,就如蝙蝠俠說的那一句話:「Superman was a beacon to the world. He didn’t just save people, he made them see the best parts of themselves」。在這個世界上,黑暗與光明是相互對立而共存的。黑暗的存在其實更能凸顯光明的一面,就像惡魔的出現令我們更相信天使的存在。我們可以選擇遠離壞的一面,擁抱好的那一面。沒有人應該活在黑暗的夢魘之中,繼續承受無數的痛苦和苦難。只要站出來與大家一起向目標奮鬥,正義的光明終究能夠驅散罪惡的黑暗。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並非因為他們的完美,而是他們讓我們發現自己更非凡的一面,更教會了我們如何堅守自己的信念。

The hero shows us what we ought to be, and we make him a hero because we wish to be what he is.
~Richard C. Crepeau



Wednesday 1 November 2017

Thor: Ragnarok


Asgard is not a place, it’s a people. And its people need your help.
Even with two eyes, you only see half of the picture.

《Thor: Ragnarok》是美國最大戲票預購網站Fandango對1000名電影觀眾進行調查後,被票選為秋季最值得期待的重磅作品。此片未上映先製造了話題,Marvel在首輪交鋒便打敗了競爭對手DC。此片目前在Rotten Tomatoes電影網站已榮獲95%的高分成績。影評人James Dyer給予了4顆星的好評,並在英國暢銷電影雜誌《Empire》中評道:「Daft as a badger sandwich and twice as funny, this is vintage Waititi, and the boldest, most outrageously fun film Marvel has yet produced」。儘管《Thor: Ragnarok》並非本年度最佳電影,卻依舊是「one of the most flat-out enjoyable comedies of the year」。

「Ragnarök」原為挪威語,意即「諸神的黃昏」,是北歐神話中預言的一連串劫難,而在片中也被詮釋為「Asgard的末日」或「宇宙末日」。《Thor: Ragnarok》的時間設定在2015年上映的《Avengers: Age of Ultron》的兩年後,時間間隔無論是戲裡戲外都很貼近現實。作為「Thor」系列的第三部獨立電影,《Thor: Ragnarok》清楚地解釋了Thor及Hulk在《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缺席的原因;同時讓漫威電影宇宙的多部電影和多個角色之間作銜接;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的《Avengers: Infinity War》作出鋪陳。

在陣容和排場上,《Thor: Ragnarok》其實不輸於《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甚至還增加了許多新鮮的角色和內容。首先,Matt Damon及Chris Hemsworth的親兄Luke Hemsworth以話劇演員的角色出鏡,在開場的話劇中分別扮演Loki和Thor,上演了《Thor: The Dark World》的一幕戲。接著,Doctor Strange的神秘登場又帶來了驚喜。後來,銷聲匿跡近兩年的Hulk霸氣出場,成為Thor的最強隊友。另外,電影還加入了許多全新角色如Heimdall、Valkyrie、Grandmaster、Skurge,以及最受矚目的大反派Hela,豐富了《Thor: Ragnarok》整個劇本。

雖然是漫威電影的支持者,可是唯獨對「Thor」系列一直無法產生興趣。除了Cate Blanchett飾演的死亡女神Hela以外,與前兩集完全不同格調的《Thor: Ragnarok》同樣是入場的理由之一。這部由紐西蘭導演Taika Waititi所執導的「Thor」第三部獨立電影,完全顛覆了以往的風格,搭配預告片中的音樂《Immigrant Song》及片名呈現在螢幕上的方式,帶有強烈的80年代復古電玩遊戲風格。從喜劇演員出身的導演,想從Chris Hemsworth身上挖掘出喜劇細胞,讓Thor脫胎換骨變成不一樣的Thor。過去華麗而帶點嚴肅的氛圍轉變成活潑輕鬆的調性,把此系列重新定義成把毀滅舊世代,讓新時代重生。

《Thor: Ragnarok》加強了以往漫威電影的笑料,並將幽默感徹底地發揮到底,恰如其分地在即興中製造出許多創意,讓影院裡充滿了愉悅的心情。片中的許多笑梗其實都圍繞在漫威電影和各位超級英雄身上,像是《Avengers》和Iron man等等。這主要歸功於漫威電影過去對於各位超級英雄的刻劃,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才能在對白之中立即抓到重點和笑梗。另外,節奏明快和緊湊的劇情,搭配動感和玩味十足的電子配樂和電玩遊戲的畫面感,又保留神話色彩的元素,令整部電影在各方面都取得相當不錯的平衡。這種具有玩興的娛樂效果絕對不輸於《Guardians of the Galaxy》。

Thor最顯著的改變在於他的外在形象。由長髮變成短髮——這個造型的改變最終由「漫威之父」Stan Lee親自操刀。這樣的安排既是向作者致敬,也是角色尋求改變的決心。在經歷過喪親之痛後,Thor在與死亡女神Hela的對決中也失去了一隻眼睛及「Mjolnir」雷神之錘。他看起來一無所有卻又贏得了一切,甚至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也更了解自己的力量,並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劇本在這次的角色塑造上所作出的最大提升,是突出了Thor身上有人性的一面。它給予Thor一個成長的機會,讓他從驍勇善戰的王子蛻變成愛國如家的英雄,更願意承擔更大的責任而非權力,再次證明自己也有領導國家和人民的能力。

相較於Thor和Heimdall為了營救國家和人民、Valkyrie為了證明自己、Hulk為了幫助戰友,片中最具人性的角色反而是Skurge。在國家存亡和自身安危兩者之間,他最初選擇了後者,因此唯有屈服於Hela。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他只能唯命是從地擔當劊子手的任務,卻在抬起刀的那一刻躊躇不前。接著又在苗頭不對時,立即偽裝成百姓穿入人群。他這種貪生怕死、看風使舵的個性更貼近在現實生活中苟延残喘的小人。他最終卻在緊要關頭中敵人腰間抓起兩把槍,為了保護族人而捨身抵抗敵人和女魔頭。這樣的轉折設計雖然俗套,卻凸顯了小人物終究能變成真英雄的正面意義,令人對Skurge這個角色留下深刻印象。

國家應該以國民為根本。若是這片土地沒有任何人民,那麼它只不過是一片荒蕪之地。即使失去了繁衍生息的國土,只要人民還在,文化便能保存下來,那麼它就會有復國重建的一天。說到底,刀、槍、劍或是錘子其實只是具一個備保護和戰鬥功能的工具。人類的意志力才是最厲害和最致命的武器;它就像肌肉一樣,愈鍛鍊愈強大,最終能激發出更大的能力。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具有創造可能的潛能,人類故此才有生存的價值。人要不斷地創造自己的價值,只要積極地行動,您就能成為您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