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5 December 2015

A Very Murray Christmas


繼電視影集以後,Netflix即把觸角延伸至自製電影,趁著聖誕佳節推出了特別企劃的電視電影,邀請了著名喜劇演員Bill Murray,與他合作過的導演Sofia Coppola共同創作出56分鐘長的電視電影《A Very Murray Christmas》。同時,還找來了George Clooney、Miley Cyrus、Paul Shaffer、Michael Cera、Chris Rock等人同臺演出。

故事衹圍繞在飾演自己的Bill Murray。在巨大風雪襲擊的聖誕節前夕,他坐立不安地擔憂著沒有來賓會出席他的電視節目。身處在紐約的Carlyle Hotel里,他跟所有擦肩而過的人一同唱歌跳舞。轉瞬間,他又走上了白色舞臺,與同樣試驗自己的George Clooney和Miley Cyrus載歌載舞,呈現出節日的歡樂氣氛。

電影基本上沒有劇情可言,劇情雜亂而顯得沉悶;故事轉折亦有點突兀,聖誕氣氛略顯不足。或許,此片唯一可取之處就是那些連接著故事的聖誕歌曲,既有傳唱度很高的傳統聖誕歌如《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Let is snow》、《Jingle Bells》、《Silent Night》,也有耐聽的《Sleigh Ride》、《I Saw the Light (Only You)》、《Fairy Tale of New York》等等。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每個人的心情都應該想這些聖誕歌曲一樣,充滿溫馨和歡樂!

Thursday 24 December 2015

Inside Out


Crying helps me slow down and obsess over the weight of life's problems.

人類的情感或情緒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也是屬於個人的特質,驅使人類的認知及各種行爲。當受到外部刺激的時候,個人的相關情緒就會本能地表現出來,就如愉快時歡笑、哀傷時流淚、生氣時皺眉、害羞時面紅、焦慮時心跳加速……等等。依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理論來看,情緒是在不同文化中也會出現的相同生理現象,由人類和其他動物所共同擁有。至於情緒管理,又是另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它是一項個人的生活技能,決定了一個人對於生活的態度——正面情緒亦或負面情緒。

這些聽起來很複雜的科學性理論,在Pixar的巧手下改造成簡單明瞭的語言,打造出一部極具創意、生動、富教育性的動畫片。

存在大腦中的5種情緒:快樂、憂愁、厭惡、恐懼及憤怒,各自擁有不同的代表色;他們透過一個控制臺來影響個人的行爲,再將記憶化作一顆玻璃球,儲存在龐大的迷宮儲藏庫中。在同一個空間里,還存在著如影院般的夢境放映室、無設限的幻想樂園、反復播放的洗腦廣告歌、靈機一動的電燈泡、隨著日常作息運作的思維列車,還有成就個人人格的5座島嶼等等,每一個想法和點子無不表現出製作團隊的創意和細心。而出現在《Inside Out》的三藩市街道,似乎也有《Big Hero》的影子,無意間勾起他人的回憶。

當Riley的情緒失去平衡之後,一座座島嶼也隨著崩破,掉落遺忘深淵之中。就在千鈞一髮之時,曾被夥伴嫌棄的Sadness卻挽救了整個局面,非但讓代表家庭的島嶼穩固地保存了下來,還重新築起了友誼之島、曲棍球之島、誠實之島以及搞怪之島。儘管故事的走向有點公式化,卻異常貼近你我的生活,同時還道出了親情的重要性,使得觀衆特別容易感同身受。即使Riley的藍色眼珠令人懷疑她并非爸爸媽媽的親生女兒,但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更能感動人心。

《Inside Out》通過擬人化的5種情緒讓我們看到了腦袋的運作,但它還透過了這個故事傳達了一個簡單的訊息:記憶是五味雜陳的調味瓶,裝載著各種酸甜苦辣的滋味,接著再把生活中的種種碎片連在一起,成爲一個完整的自我。從來沒有人可以得到永恒的快樂,與負面的一切永遠隔絕起來。一個人的人生閲歷,一定得經歷過喜怒哀樂才會成長。有時候一點悲傷,反而會獲得一點關心;有時候一點生氣,情緒才得以宣泄;有時候一點害怕,反而會獲得一點安全。

Joy、Sadness、Anger、Fear及Disgust各司其職,共同從事工作,把個人的内心世界塗上豐富的色彩。衹要一個人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培養出駕馭情緒的能力,提高自我的功能以達到良好的工作效能。

“The moment we cry in a film is not when things are sad but when they turn out to be more beautiful than we expected them to be.”
~英國作家及最有趣的哲學家Alain de Botton

“The walls we build around us to keep sadness out also keeps out the joy.”
~美国最杰出的商业哲学家Jim Rohn

Thursday 17 December 2015

X+Y or A Brilliant Young Mind


一個患有自閉症的數學神童,在父親意外死後變得更加封閉,與母親的關係愈加疏離,只能在數字和光的世界裡找到慰藉。爾後,患上肌肉僵硬症的數學老師協助他考進了英國的數學國家隊。在國際數學奧林比克競賽以前,它隨著國家隊遠赴臺灣進行交流,並遇上了來自中國的強勁對手,以及一個讓他願意再次敞開心扉的女孩。

此片遠赴台灣取景,並透過好幾幕鏡頭拍攝出道地文化色彩,從而表現出自閉男孩對中國文化的依戀。此外,電影中也不乏中文對白,甚至藉機嘉獎了中國人對數學的認真態度,使得整部片擁有濃厚的東方色彩;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相互交流,產生不一樣的火花。

固然劇情花了很長的篇幅談及了數學,但數學只不過是用來描繪男孩內心世界的一個背景設定。在抵達台灣以後,男孩的心靈之旅才正式啟航。在交流營中,他有機會與他人接觸、學習,再從自己的世界走入另一個世界,跟現實社會接軌

“It’s OK to be weird if you’re gifted. But if you’re not gifted that just leaves weird”
電影透過故事中的Luke Shelton,道出了一個天才的困惑與痛苦。若能選擇的話,他寧願當個平凡人,也不願當個有缺陷的天才。當很多人總是羨慕天才的天賦,或是抱怨上天對自己不公的時候,是否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擁有什麼,亦或珍惜過自己曾擁有的什麽?

換個角度看看這個世界:原來單純可以是一種快樂,平凡就是一種幸福。完美反而是一種病態,因爲這個世界并無完人——每個人總會有自己的長處,也會有自己的缺點。缺憾的存在更能證明一段人生的意義。

Thursday 10 December 2015

Five Dances


《Five Dances》是由5隻舞蹈串連起來的1個故事。劇本藉由看似毫無意思的5個章節,講述了一個年輕舞者來到紐約獨自闖蕩和尋求理想的故事,也細膩地描寫了舞者們的内心世界。儘管這些章節之間的關聯性不足,同時角色之間的關係也缺乏了一點連貫性,這個故事確實如此地單純與自然,不存在任何嬌柔做作的成分,仿若冬天裏的陽光般充滿暖意、舒心及恬謐。

舞蹈是電影的主戲。電影場景有80%以上幾乎都在舞蹈室,鏡頭大部分時間都專注在5個舞者身上,隨著婉轉而緩慢的旋律游離在舞動的肢體和動作,接著再把特寫停留在面部上細微變化的表情。背著光線在玻璃鏡面前扭動和旋轉的身軀,時而緊繃時而舒緩,時而停頓時而急促,畫面很是唯美。而故事的節奏就跟歌曲與配樂的旋律一樣翩然而至,有時緩慢而浪漫、有時低沉而和諧,配合得恰到好處,能夠直接牽動著人的情緒。

故事中的5位舞者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真正的專業舞者,自然質樸的優秀表現讓人感到意外。電影中的現代舞都出自曾被紐約時報選為年度最有才華的新秀,同時被譽為“復興現代舞大師”的編舞家Jonah Bokaer。然而,這些呈現在鏡頭中的舞蹈依舊停留在排練階段。透過這些未正式發表的半成品,舞者與舞者之間的相處,或是肢體及靈魂之間的摩擦,都是未經修飾過的真情流露。

擁有舞蹈天賦的18嵗少年Chip,在舞蹈中總是展現出自信,但在生活中向來都是内向寡言。身無分文的他只能偷偷寄宿在舞室,繼續堅持自己的筑夢之路。在一個接著一個的舞蹈之後,總是一個人的他漸漸走近其他舞者的生活與内心世界。沒有太複雜的糾結,幾個人就純粹在舞蹈一起綻放,在舞室裏一起靜靜地作樂。

電影中對於Chip與Theo之間的同性情感描寫微妙而含蓄。僅有的幾幕情欲鏡頭沒有絲毫色情的感覺,反而被處理得潔白無瑕。如果說女舞者與導師之間的性愛是單純的肉慾發洩,那Chip與Theo之間的性愛則是純粹的相愛。Theo與Chip的第一次互吻,是探索和嘗試;第二次的互吻,是自我認同和相互了解之後最直接的情感投射。

Chip與Theo之間的互動,由最初的試探,到中間的一進一退,到內心解放後的最親密接觸⋯⋯這都是關係與舞蹈之間的一種對應。經過無數次的排練之後,兩個人最終有默契地跳著相同的步伐節奏,完成一隻優雅而美麗的舞蹈。無論是舞亦或是生活,兩個孤獨的靈魂終於找到了彼此的舞伴,尋獲了心靈停泊之處。

愛情就像一場雙人舞,考驗兩個人的默契和信任、協調度和契合度。舞者一直在人海中尋覓那個心靈相依的靈魂舞伴以及獨一無二的搭檔。兩個人跟著對方的腳步,貼近彼此的心跳脈搏,同步呼吸相互扶持,就能夠永遠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隨著浪漫的樂章翩翩共舞,一直到終老⋯⋯

“Dance is the hidden language of the soul.”
“Great dancers are not great because of their technique, they are great because of their passion. ”
~Martha Graham (美國舞蹈家和編舞家,現代舞蹈的創始人之一)



Friday 4 December 2015

Man Up


Well, I like to give everything a go, because otherwise what's the point?

當鏡頭專注在一個宅熟女在鏡子前喃喃自語的時候,電影予人的感覺就是不怎麼樣。像發連珠炮似的對白,快得令人望塵莫及。直到宅熟女搭乘火車、在火車站上遇到前來相親的中年男子之時,故事便開始慢慢地明朗化。到了這裡,一切似乎就扭轉了過來: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越看越可愛,對白中的笑點越講越多,故事也俗套得很有意思。簡單來說,這部電影本身不是那類讓人一看就喜歡,卻是越看越舒服、愈咀嚼愈有意思的作品,充滿正能量。

依演員名單而言,這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俊男搭配美女或是郎才女貌的浪漫愛情電影。Lake Bell和Simon Pegg分別飾演兩個在愛情路上失意的中年男女,深入探討這個年齡層的感情世界。雖然不是說熟男熟女不能擁有浪漫的愛情,只是到了這個階段,現實的元素普遍會比浪漫的元素更實在,溫情多與激情;而且他們更多是在尋求踏實而非憧憬的感覺,也就是彼此可以相互信賴、付託終身的穩定關係。

我們總會聽到有人說:現實是殘酷的。愛情充斥著謊言。然而,在人生路上或是愛情路上,總有一些人會願意無條件地幫助你(如在家開轟趴的少年少女們)、也有人願意不斷地鼓勵您、指引您走向正確的方向(如正義使者Jessica)、還有人會願意留在對方身邊開導和扶持對方(如Nancy及Jack)。即使這段邂逅是陰差陽錯下偷來的機遇,但隱形的邱比特始終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將兩段不同的人生牽引在一起。年齡只是一種虛無的符號。被愛情之箭刺中的人類,也應當要把握好機會,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You know, start with the corners. Look for the blue bits.

愛情是一種習慣的表現:一個人習慣生活中有我有你,相處久了就自然會彼此依賴對方,日久會生情。兩個人的相處應該要坦誠相對,Quid pro quo⋯⋯雙方都要對這段愛情付出,才能讓愛情走得更久遠。人不應該在未嘗試以前,就輕率地斷定結果,接著將自己封閉起來。反而應該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凡事都以積極的思想樂觀面對。幸福就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只要堅定地相信自己可以擁有幸福,您才會真正地往幸福的道路前進。當您的心態對了,就會在對的契機下,遇到對的人。


P/S: 溫馨的作品總少不了溫暖的音樂以及其他都不錯的歌曲



Saturday 21 November 2015

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Part 2


What they want is for me to truly take on the role they designed for me. The symbol of revolution. The Mockingjay.

毫無疑問,《The Hunger Games (飢餓游戲)》三部曲是至今為止,個人最愛的美國青少年冒險科幻小說改編系列電影。由第一集的《The Hunger Games》到去年的《Mockingjay, Part 1》,幾乎每一年、每一場都會準時赴會買票入場。作為系列電影的最終章,《Mockingjay, Part 2》當然是今年必定捧場的電影之一。

在整段故事之中,殘忍的“飢餓遊戲”只不過是革命前的幌子。經過了前幾集的冗繁交待以後,這一集總算是來到了尾聲。《Mockingjay, Part 2》再次承接上集被迫中斷而未完的故事,終結篇累積了所有三部曲的愛恨情仇,掀起了故事的最高潮。流暢的節奏、緊湊的情節、刺激的戰爭場面、細膩的內心戲等等優越條件,使得整個劇情高潮迭起,十分精彩。當革命軍接一連二地壯烈犧牲時,劇情不煽情卻足以扣動人心。

由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人類一直出現女死革命思想家。Saint Joan、Emmeline Pankhurst、Clara Zetkin、米哈伊洛芙娜·柯倫泰宋慶齡、秋瑾、Rosa Parks、昂山素姬⋯⋯她們的貢獻都對後世產生重要的影響,成為女性的典範。即使Katniss Everdeen總會在關鍵一刻被擊中昏倒,卻無損作者為她在文字世界或電影世界中,所塑造的一個不完美卻人性化的女性英雄形象。她引領人民擊垮政府,激起了人民對自由社會的渴望。Mockingjay是代表革命精神的符號,也是現代女性主義抬頭的象徵。

在Mockingjack的鼓動下,來自其他十二區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軍,終於有了共同的目標,繼而憤怒地挑起干戈,以强大勢力攻向腐朽的Capitol。當中央集權與君主制度撤換成軍權制度之時,社會只換來了短暫的和平。

It was my arrow, aimed at the chink in the force field surrounding the arena, that brought on this firestorm of retribution. That sent the whole country of Panem into chaos.

在處決臺階上射出的那一箭,不但擊倒了蠻橫霸權的統治者及剷除了恐怖主義,同時還推翻了陳腐的政府,真正地瓦解了不公平的社會制度。Panom最後在毫無威脅之下,實施了相對自由的選舉制度,正式走進屬於和平、自由、進步的文明社會時代。

秘魯政治家Manuel González Prada曾説過:“Everywhere revolutions are painful yet fruitful gestations of a people: they shed blood but create light, they eliminate men but elaborate ideas”。戰爭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畏懼改變或拒絕改變的思想。革命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段既漫長又艱辛的旅程,甚至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然而,重重的難關不是放棄的藉口,革命的烈火不應該如此就被輕易澆熄!“不參加變革社會的鬥爭,理想永遠是一種幻影”。堅持到最后就是勝利,曾被犧牲掉的一切就會變得有意義!

One of the great liabilities of history is that all too many people fail to remain awake through great periods of social change. Every society has its protectors of status quo and its fraternities of the indifferent who are notorious for sleeping through revolutions. Today, our very survival depends on our ability to stay awake, to adjust to new ideas, to remain vigilant and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ursday 19 November 2015

The Green Inferno


Cannibal Film或食人族電影,普遍被認爲是Exploitation film的一種電影類型,流行於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最爲人熟悉的作品包括《The Man From Deep River》、《Cannibal Holocaust》、《Cannibal Ferox》、《Eaten Alive!》、《Jungle Holocaust》等等。當時這些口味濃重的電影,大多因爲題材與尺度的問題而飽受爭議,甚至被嚴禁上映,成爲名副其實的禁片。

繼《Hostel》之後,Eli Roth再次自編自導重口味血腥片《The Green Inferno》,挑戰了久違的食人族題材,并起用合作多次的演員班底,包括導演的智利籍現任太太Lorenza Izzo。《The Green Inferno》大致上重復了《Hostel》的套路,在進入主題前先來一段冗長的開場白,繁冗地交代了一個懵懂的大學女生如何加入學生發起的綠色和平組織,然後與非法砍伐森林的無良開發商抗爭,繼而再發生墜機事件掉入原始森林……單是這段開場白的篇幅,就佔了整部電影的二分之一。

雖然片中不乏血肉模糊的血腥鏡頭,甚至還有肢解活人的大尺度畫面,然而道具和演員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真實性,還不至於令人心情不適。除了畫面粗糙之外,精彩度和氣氛拿捏還有進步空間。好在電影後半段的節奏掌握得還不錯,具有另類的娛樂效果。

在由上往下的俯瞰鏡頭中,一片亞馬遜原始森林看似平靜的叢林,却是處處隱藏著危機。無論在片頭或是結尾,影片都直接強調了無良的開發商為了自己的利益,蓄意破壞環境及迫害原住民的不法行徑。縱使劇本編寫得有點刻意,這卻是值得大家去關注的課題。從古至今,人類的歷史總是不斷地出現多數民族迫害少數民族的實例,就像舊時代最常見的殖民主義或是納粹黨在二戰時期殘害猶太人。食人族部落充其量也不過是反映文明社會醜陋的一面,以及人類野性的一面。開發商自私地大肆砍伐森林,不但嚴重破壞了大自然環境,以致原住民及其他物種賴以為生的居所受到威脅。食人土著以及非法伐木公司,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蠻橫呢?

Friday 13 November 2015

Retornados / The Returned (2013)


《The Returned》是一部加拿大與西班牙合資拍攝的作品。不同於觀眾所熟悉的美式風格,它大致繼承了西班牙電影的貫有定律:俊男美女的和諧搭配,以及著重寫實和心理驚悚的電影風格。雖然鏡頭中都是一張張陌生的臉孔,卻充滿新鮮感。總結來言,此片無論在劇本、攝影、配樂、演員等方面,都很有水準。以拍恐怖驚悚片為主的導演Manuel Carballo,應記一功。不過,故事最終留下的“復仇記”伏筆,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與其説它為Zombie電影,倒不如把它定位成一部後末日電影——融合了驚悚與浪漫元素的后末日電影。以劇情取勝的《The Returned》,沒有血肉模糊的血漿畫面、也沒有子彈橫飛的動作場面,Zombie在片中只扮演著非常次要的角色。在大多數時候,衹要在入場前預先設定好正確的定位,才能以對的視角去欣賞電影,才不至於讓自己失望。

《The Returned》雖以傳統活死人電影為基礎,卻創意地假定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世界觀,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物種。在這個虛擬的後末日世界中,人類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能夠暫時抑制病毒發作的特效藥,讓生存下來的感染者能夠維持人類的形態與思維。介於人類與Zombie之間的它們就被稱作“The Returned”。可是它們的未來卻充滿著未知數。

被稱作Zombie電影開山鼻祖的《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把虛構的活死人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並奠定了Zombie電影的獨特風格及元素,成為日後同類電影的標準或典範。活死人不但是人類對於生物科技發展所產生的憂慮,也是人類陰暗面的道德反思。更關鍵的是,這種似人非人的生物反映了人類面對死亡的本能恐懼。

當活死人成為一種可以被控制的病毒,未來世界會是怎樣的世界?當自己的親人、愛人成為The Returned以後,自己是否還會像以前一樣愛著對方?潛伏在血液裡的病毒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病毒會隨時發作而將身邊的人陷入危害之中,您是否還會拼死地去守護對方?當無計可施的時候,您會選擇讓愛人繼續掙扎於痛苦之中,抑或會親手結束對方的生命?

從某方面來看,Zombie病毒就像源自真實世界的病毒或傳染病,比如愛滋病或伊博拉。感染者在接受治療痊癒以後,是否真的能如願重返社會,而不會被視為危險人群,或遭受許多的不公平和歧視,甚至被社會大眾遺棄?要關注的是,受到痛苦折磨的人往往不是感染者而已,病人身邊的人可能也會受到牽連,肉體和心靈都遭受肆虐。

《The Returned》以比較小的格局,去細膩地描繪了病毒所帶來的恐怖,以及人類在面對未知的恐懼時,所表現出來人性兩面性。自私和貪婪,可以說是推動人類歷史的一種本能及動力,可同時帶來負面的危機和正面的影響。結局并非注定是悲劇。挫折其實是上天考驗人類的一種手段,遇到問題就望風而逃或是絕望放棄,很可能就會因此而錯過遲來的希望……

“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Joseph Campbell

Saturday 7 November 2015

Spectre


You are a kite dancing in a hurricane, Mr Bond.

由第一部系列電影《Dr. No》開始,根據英國作家Ian Fleming作品改編的“特務007”已經橫跨了半個世紀,歷久不衰。這50多年以來,“特務007”共纍積了24部電影,順理成章地成爲英國史上最賣座的系列電影,將“007”的完美英雄形象打入民心。

繼最賣座的007電影《Skyfall》之後,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Sam Mendes再次執導“007”電影。因此,《Spectre》基本延續了上一集的風格。在純熟的攝影鏡頭下,靜態的風景構圖爲觀衆展現了不同國家的美麗異域風光,如倫敦、墨西哥、羅馬、丹吉爾、奧地利、摩洛哥等城市。一鏡到底的開場方式確實予人與衆不同的視覺感官。爆破和打鬥場面的調度也壯觀及流暢。另外還有美女、Aston Martin名車、武器、裝備、Omega名錶、Tom Ford眼鏡及服飾等,都是007電影的另一看頭。

對於新任邦女郎Léa Seydoux的印象依舊停留在《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中的女同志形象,投胎換骨的造型確實是一大亮點,充滿驚喜。來自義大利的Monica Bellucci雖然戲份少得可憐,曇花一現的倩影卻十分美豔動人。作為Daniel Craig的第四部007作品,亦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次扮演James Bond,加上Christoph Waltz以大反派的角色加盟演出,使得《Spectre》更具可觀性。Thomas Newman的經典華麗配樂,以及Sam Smith特別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曲,都應記一功。

不過,劇本中的陰謀及劇情轉折設定得過於生硬,鋪排的老梗太多,戲劇張力因而顯得薄弱。愛情垂手可得,使人無法搞清楚James Bond究竟會為Madeleine而犯險。潛伏在正派組織的臥底還未真正出手就已經掉入黃泉。前段鋪陳很久才隆重登場的大反派,竟然可以被以卵擊石的方式就能輕易解決所有的一切安排似乎都過於順利和簡易。好幾位大牌卡士也成了跑龍套的小角色,有點浪費。

拋開這些缺點,《Spectre》依然是部不錯的爆米花電影。從重啓的《Casino Royale》到現在的《Spectre》,James Bond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在英國人心目中,007不只是一個代號這麼簡單,James Bond更像是一種象徵,代表著英國紳士的完美形象,也是人人渴望成為的大俠,意義非凡。

Friday 23 October 2015

Pixels 2015


1972年,由Atari公司所推出的世界第一款投幣式街機“PONG”正式誕生,從此拉開了電子游戲發展的序幕。後來推出的幾款暢銷街機遊戲(Arcade Game),也早已成為經典,例如Pac-Man、Space Invaders、Donkey Kong、Asteroids、Defender、Galaxian、Donkey Kong Jr.、Dig Dug等等。

隨著科技迅速地發展,遊戲的模式也進一步產生很大的變化。從老款的街機、插卡遊戲機,再發展到智能手機遊戲、Wii或PS4,遊戲機與遊戲本身雖然變得更先進,卻無法取代舊式遊戲機讓人體驗到的樂趣。在那個樸素的年代,小孩子都只能帶著僅有的零用錢到附近的街機店,或著到朋友家作客,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排隊玩電子遊戲。

《Wreck-It Ralph》成功地借用了復古的經典遊戲,勾起八、九零年代對童年的集體回憶。在續集推出以前,導演Chris Columbus假借同名得獎短片《Pixels》的創意,傍人篱壁地創作出一部長片,將不到3分鐘的作品延長至100多分鐘的故事。

影片把許多經典而熟悉的遊戲畫面重現在現實世界,繼而產生共鳴感。但是這一點就足以成為賣點。再者,故事全然地顛覆一般人對外星人的刻板印象。當全身黏糊糊的大眼小綠人換作Pac-Man、Donkey Kong、Centipede,世界末日是否還會可怕嗎?可惜的是,除了那些復古經典的遊戲角色以外,Adam Sandler格式的喜劇似乎跳脫不出原來的框框。它又一次固執地守在安全範圍以內,劇情和笑點也變得單調無趣;有了創意,卻又少了驚喜。

沈迷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影響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重視的課題,而且通常是偏向負面的。過度沈迷電子遊戲確實會使孩子不思學習、降低專注力以致影響課業,甚至會影響孩子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然而,近年來也有研究專家指著,適量的電子遊戲其實也有一些益處,包括有助於放鬆心情,也可提高玩家的反應能力、靈活度,更可開發孩子智力的一面。如同在一個虛擬的電影世界中,一個中年遊戲玩家也可以成為拯救世界的人民英雄。

“Life is a game. We must keep playing the game. The more we play, the more we will understand the game of life.”  ― Lailah Gifty Akita


《Pixel》短片:


令人懷念的80-90年代電子游戲



















Wednesday 21 October 2015

Navy SEALs vs. Zombies


曾一度以爲此片乃是一部惡搞電影。後來才發現到它比Disaster Movie還要糟糕。慶幸的是,以海豹部隊作爲噱頭的《Navy SEALs vs. Zombies》勉強打輸了史上最爛的Zombie電影《Zombie Nation》。當許多導演努力地把B級Cult片成功轉變為A級娛樂的時候,這些導演卻試圖製作一部只讓自己爽的實驗性電影,破壞了市場,

成本低廉的《Navy SEALs vs. Zombies》就像大雜燴般,貪心地把所有材料都炒成一碟,企圖挑戰格局很大的電影世界。可惜就製作水準和製作誠意而言,這注定是失敗的。空洞的對白、奇怪的鏡頭、亂入的配樂、斷斷續續的劇情、流於表面的演技、毫不稱職的Zombie臨時演員、失去平衡的邏輯性……所有的一切造就了一部完全不合格的爆米花電影,讓人看得瞠目結舌。在影片謝幕之後,唯有僵臉乾笑來化解尷尬的氣氛。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Billy的演員Mikal A. Vega確實曾是一名海豹部隊隊員。退休之後,成立了VitalWarrior.org,並主演了由美國戰術粉絲自資拍攝的劇集《Black》。

Saturday 10 October 2015

Rudderless


Winners never quit and quitters never win.

這是一部音樂電影。影片著重描寫一個在校園槍擊案中失去兒子的父親,如何從悲慟與自責的心情中,面對現實與社會的心路歷程。

由開場直到中段,影片從來沒有透露太多有關槍擊案的真相,直到鏡頭停留在兒子的墓碑,方才恍然大悟。兒子殺人的動機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確實對身邊的人造成嚴重的傷害。母親用了兩年的時間,才慢慢地走出傷痛的陰霾;客串演出女朋友的Selena Gomez,在敏感的傷口漸漸癒合之際,又再度受到刺激。事件發生之後就一蹶不起的父親Sam,受到Quentin與音樂的影響而逐漸好轉。然而,當他的身分被揭穿以後,緩慢癒合的傷口又再度創傷,揮之不去的陰霾又再衝擊他孱弱的心靈。

背著兇手父親之名的Sam,最終何去何從?是否與Quentin重修舊好?故事似乎都沒有下文。然而,肯定的是,Quentin已經重拾回對音樂的熱忱;Sam也在經歷過挫折以後,終於勇敢正面面對問題,未來還有很多路要繼續前進⋯⋯

電影的風格沈穩而寫實。它刻畫了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候群對家人朋友在生活、心靈上的打擊和影響力。在困難的時刻,他人的關懷、社會的接納與自身的釋懷,都是非常重要的。殺人兇手必定都是殘忍和可恨的嗎?儘管Josh做出了一件令人難以諒解的事情,他創作的歌無疑具有溫暖、感動和希望。

來自美國的MedRhythms研發了一種叫做Neurologic Music Therapy(NMT)的診療。2011年,腦部遭受槍傷的前議員Gabrielle Giffords,在接受這個療法之後,恢復了部分語言和運動能力。在更早以前,人類就發現音樂確實可以療傷。音樂旋律中的剛與柔、節奏中的重和輕、速度的快與慢,節拍的長和短都有不同的治療效果。

聆聽音樂就是聆聽自己。音樂可以幫助我們收集遺忘和失落的自我,並喚醒生命中的靈魂。

It's not whether you get knocked down, it's whether you get up ~Vince Lombardi



P/S: 影片裏的歌曲都很不錯


Friday 9 October 2015

Cooties


Circle, circle, dot, dot. Now you have a cooties shot.

青春校園電影是熱門的電影題材之一。觀衆藉於校園電影緬懷逝去的青春回憶,是一種情感撫慰的方式。然而,來到“Fort Chicken”的世界,一切都變了樣!

校園場景由最常見的大學或中學轉移到小學;主角由青澀懵懂的大學生變成了一班神經兮兮的小學老師;天真活潑的小孩竟然變成了吃人不抹嘴的zombie;青春勵志的故事瞬間變成了噴血、噴腦漿的黑色喜劇。當妙想天開的想法湊在一起,就創造出一個風格詭異又不失創意的Cult Film,比想像中還要好看很多。

電影對傳染病設定了有些判然不同的見解:這種會使人變成吃人魔的病毒,只能透過未過青春期的孩童之間傳播。禍害的源頭竟然來自一塊chicken nugget。病毒爆發之後,成人只能成爲病毒施虐的受害者。在無厘頭的“Fort Chicken”世界中,小孩原本就是目無尊長和面目可憎,因此老師殘殺行尸怪物反而成爲了另類的教訓方式,實際並無虐待兒童之嫌。平日在學校裏相互敵視的老師們,最終合作才殺出重圍。

《Cooties》格局依舊沿用了zombie的傳統模式。除了一些暴力及血腥鏡頭以外,此片走得最多的還是黑色喜劇的調調,歡樂的氣氛幾乎擠掉了驚悚的元素。對於首次執導的兩個導演來說,整體還算不俗。

估計演員名單之中僅有男主角Elijah Jordan Wood最為人熟悉。曾出演過經典電影的他,就在片中被揶揄了一句: “Oh, you'll sneak around, huh? Sneak around like a little Hobbit. No way! I'm taking the fight to them like a fuckin' Orc!”。飾演神經質的性教育輔導老師的Leigh Whannell,他本人原來就是Saw與Insidious系列的編劇。

教育到底重不重要?顯然的,它很重要。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除了父母的家庭教育以外,身為一位靈魂工程師——教師扮演的角色也攸關重要。在傳授知識之外,同時也要懂得教育、培養品德。當老師真正願意去發揮自己應當的能力,他們就能發揮教育的影響力,讓學生覺得學習是快樂而有趣的。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The mediocre teacher tells. The good teacher explains. The superior teacher demonstrates. The great teacher inspires. ~William Arthur Ward

Wednesday 7 October 2015

7 Minutes


有關劫案的電影不在少數。隨手拈來就有口碑不錯的The Town、Inside Man,還有其他如44 Minutes、30 Minutes or Less、Armored和Takers。

In and out within seven minutes.

《7 Minutes》講述的是3個業餘小偷因外界環境因素而迫不得已打劫的故事。基於數字的概念,“7分鐘”難免會令人期待導演如何在短促的時間内完成一個複雜的故事。然而,事與願違。電影最大的可取之處,或許就是那些看起來很有MV質感的精細畫面。

電影以7分鐘打劫爲主要情節,同時透過插敘的方式,對過去的事情片段進行補充和鋪飾。插敘的運用一般是爲了增强表達的效果,或是爲了刻畫人物、開展情節及表現主題。若缺乏慎密的安排,反而會有一種節外生枝的感覺,模糊了主綫的主題。導演似乎有意把平鋪直敘的故事豐富起來,以便能夠映襯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惟可惜的是這樣的安排反而導致劇情鬆散,還不斷地擾亂了思緒。一個原本可以很簡單的故事變得複雜而混亂,卻始終沒有帶出應有的中心思想。

人在處理事情時總是不夠全面性,因此花了長時間策劃出來的計劃,很可能還是會受到外來因素影響而產生變數。生命本身就是由一連串的行爲、選擇和決定所組成的計劃。一個想法或是一個行動能夠成爲一個計劃的轉捩點,命運或者會產生更重大的轉變。說長不長,説短不短的7分鐘,認真的思考一下,好好把握這段時間,説不定可以改變一個結局。

Saturday 3 October 2015

Fyra år till (Four More Years)


瑞典同樣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政治組織形式則采用議會内閣制,實行“三權分立”——由議會、内閣和法院分別行使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與我國大致相同,并且實行多黨制。雖然瑞典是歐盟國家中地域面積最大的國家,但人口仍不到一千萬,是世界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瑞典出生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約12%,另外有16.7%的人口是移民或移民後代。

單單從電影名字可能會看不出端倪。電影開場以後的十分鐘,劇情都圍繞在政治與選舉;直到“電梯情願”發生的時刻,故事主題才漸漸浮出臺面,最終從一部政治幽默片變調成爲一部同志喜劇。電影對白幽默風趣,還不斷地拿政治來開玩笑,頓時令原本嚴肅的政治變得更爲輕鬆,毫無壓力。劇中的政治家向父母、妻子出櫃的過程過於順遂;特別是妻子在面對這件事情的淡然讓人感覺有點超乎現實。喜劇偶爾能夠把現實性與邏輯性暫時抛棄。另一件令人驚訝的是,扮演妻子的演員居然就是此片的導演Tova Magnusson-Norling。

2009年,民主國家瑞典在議會中以絕大多數同意票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同性戀婚姻的法案,并於同年5月1日正式生效,允許、承認同性戀婚姻的合法。在盧森堡(Luxembourg),擔任國家首相與副首相的Xavier Bettel以及Etienne Schneider,都是公開的同性戀者,首創全球先例。在此之前,同性戀參政在歐洲政壇也已不是什麽新鮮事。

顯然的,對大多數選民來説,政府官員的清廉正直,比他或她的性向更爲重要。就某方面來說,競選國家領導或領導層,應該要擁有足夠的自由,特別是在崇尚民主的國度。個人的能力、誠信、責任心、涵養等條件,不應該被性向、血緣、種族所牽制和束縛。

Saturday 19 September 2015

Sicario


Sicario

於1876年至1911年擔任墨西哥總統的獨裁者Porfirio Díaz曾説過一句話:“Poor Mexico. SO far from God and so close to the United States.”

Ciudad Juarez(華雷斯城)位處墨西哥北部Chihuahua州,是一座與美國德州接壤的邊境城市。華雷斯早已被公認爲全世界最血腥暴力的城市之一,故有“謀殺之都”、“罪惡之城”與“瀕死之城”的稱號。由於地理位置優越,這裏是偷渡客溜進美國的中轉站,更是對美毒品貿易的重要據點。這裏的販毒組織與幫派非常活躍,毒品汎濫、暴力犯罪活動猖狂。當地的謀殺比率堪稱是全球最高的城市之一。墨西哥非政府組織“公衆安全市民委員會(CCSP)”曾發表聲明指出,該城的毒梟幫派經常互相廝殺,每10萬人就有超過100多宗謀殺案;在罪案率最高的2010年,整座城市更達到平均每日有8.5人死亡。由2009年至2012年,許多女人與小孩死於非命。同時,作爲美墨往來的交通重鎮,這裏也是毒梟與緝毒警察駁火的戰場。隨著罪案日益猖獗、經濟一落千丈,這座被毒梟接管的城市已逐漸萎縮,逾十萬居民紛紛舉家逃離到其他城市。

毒品在墨西哥如此汎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是拜鄰國所賜。作爲全世界第一大毒品消費市場——美國,全世界上產的毒品約60%以上輸往美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佈報告稱,從2002年至2013年期間,美國境内12歲以上的人群中,吸食海洛因的人數增長率爲63%。

以美墨邊境爲故事題材的美國電影從來就不會少;毒品、非法移民、女性謀殺案、人口販賣等課題一直層出不窮。作品多以犯罪片爲主的加拿大導演Denis Villeneuve,也在這個堪稱全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找到了靈感。

“Plenty of directors make violent movies. Denis Villeneuve makes movies about violence, which is not quite the same thing”。入圍了本年度坎城影展競賽片的《Sicario》深獲影評人的好評。它延續了Denis Villeneuve一慣的作風:緩慢、沉重而獨特的敘事手法、内斂而沉穩的暴力美學、强烈而唯美的攝影風格,這些早已成爲他獨特的個人標志。

電影開場藉由FBI執行的一次突襲任務掀開序幕;中段則是CIA、武裝部隊與毒販在美墨邊境大道上發生槍火交戰;末段則是武裝部隊趁夜深入突襲毒販巢穴的高潮點。這三個片段的剪輯流暢、節奏緊湊,加上配樂的輔助,使得整個劇情充滿張力,也充分地以隱晦曲折表現出不寒而慄的暴力。特別是那場夜間突襲的橋段,透過夜視鏡頭拍攝技術令人有深入其境的緊張感。電影雖然以女性角色的視角切入,實則劇本是以Kate來側面描寫殺手Alejandro。因此,即使Emily Bunt出場的篇幅甚多,她的角色與表現始終不及Benicio Del Toro來得搶鏡、出色。儘管《Sicario》的完成度與評價都很高,同樣也是有水準之作,可是個人覺得此片中規中矩,并非 Denis Villeneuve最好的作品。

電影最終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遠、耐人尋味的結局。來自貧窮家庭的女人和小孩,唯有苟且偷生般繼續生存在令人惴惴不安、到處散發著死亡氣息的土地上。越是冷靜,越是沉重,越是悲哀。

The deeper you go, the darker it gets

“Sicario”原爲西班牙文,意指刺客、暗殺手或雇傭殺手。導演受訪時透露:“《Sicario》是一部黑暗而暴力的電影。它試圖呈現一種暴力的惡性循環,如何影響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们——當人们在暴力行為中泥足深陷時,便會捫心自問這是否还有解脫的方法或途徑?” Denis Villeneuve的電影依舊是提出了問題,卻沒有辦法提供答案。

在邊境之際,相鄰國家之間有一條劃定領土的分界綫。然而,這個分界綫也是最常發生政治紛爭與軍事衝突的地方,如朝鮮與韓國、印度與巴基斯坦。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共同邊境綫是目前世界最長的邊界綫,長達越3200公里,也是最險象環生的邊界之一。在無法無天的邊界地帶,道德倫理更明顯地存在於一個灰色地帶。面對美洲最惡明昭彰的販毒集團,實事求是的執法觀念或許只會徒勞無功,法律並不一定能以正常途徑將罪犯懲之於法。這樣的手段,是對的亦或是錯的,早已無法理出一個清楚的答案。在面對道德衝突的困境時,自身的社會責任似乎不再是最重要的原則,反而應該根據不同的角度來爲行爲作道德的價值判斷。視角不同,結論也會有所不同。


題外話:

電影配樂出自冰島的作曲家與演奏家Jóhann Jóhannsson,旋律很棒,多以弦樂爲主,再以高低不同的音頻演奏出緊張、無奈、悲傷的共鳴。他的前作包括《Foxcatcher》、《Prisoners》、《The Notebook》等等,并以《The Theory of Everything》榮獲金球獎最佳配樂,同時還以中文片《浮城謎事》榮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配樂。



目前,在Youtube可以搜尋到大量以Ciudad Juarez爲探討課題的紀錄片及各種影片。(内有恐怖、血腥畫面,小心慎入!)

Wednesday 16 September 2015

Max


Nose of a dog, the heart of a marine, sounds like a hero to me!

戰爭,最先讓人聯想起在連天炮火中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的士兵,以自己的身軀保護國家的英雄。然而,作爲人類最好的朋友——軍犬也是英勇無畏、匹馬一麾的勇士。

《動物世界2》一書中説道:自世界上有戰爭以來,犬一直是軍人的得力助手。上溯遠古氏族部落時期,古巴比倫人、埃及人及羅馬人在討伐征戰中,曾率先將犬用於戰爭。古埃及的石碑上至今還殘留著當年埃及人携帶軍犬縱橫馳騁的圖騰。中國古文獻《周禮》也記載到,當時的周朝也設有一種叫做“犬人”的官職,專司訓犬。公元16世紀,西班牙人在對付法國軍騎的戰役中,也使用訓練有素的軍犬對付法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如德、意、英、比、法等國都編有軍權勤務分隊。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軍犬數量劇增。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軍隊派出了秘密戰隊“軍犬敢死隊”,即是500隻“携彈犬”來對付德軍坦克;美軍以2萬隻軍犬編制一隻“K-9部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軍犬更成爲了美軍的中堅。

1994年6月20日,美國國防部爲一尊短毛獵犬銅像揭幕,以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軍犬,銅像題詞爲“永遠忠誠”。這個銅像也出現在電影《Max》的鏡頭之内,而此片正是通過一隻軍犬“Max”的故事來紀念那些曾爲美國捐軀的軍犬。根據片尾的字幕説明:自2003年以來,約有26隻軍犬和25名訓犬員爲美國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中的比利時狼犬(Belgian Malinois)“Max”其實是幸運的。Max在戰爭中屢次成功完成任務,同時還在戰爭中存活了下來。縱使Kyle已經殉職而離開人世,它卻替代主人去抚慰默默承受痛苦的家人,并保護深陷在危難的家人。Max的出現將差點破裂的關係重新修補起來。

真實世界中也發生過許多有關人與狗的感人故事,特別是軍犬與訓練它們的軍犬士兵。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來自英國的26歲士兵Liam Tasker與2歲大的偵爆犬Theo是工作上的好搭檔,人狗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也培養出深厚的默契。在阿富汗執勤短短的五個月内,破紀錄搜查到14個自製炸彈,幫助無數名士兵逃過厄運。2011年1月1日,英軍與塔利班爆發槍戰。Liam不幸地在槍彈雨林中殉職。他的遺體被運回部隊不久後,Theo也跟隨主人離開了世界。Liam的親友都説Theo是因爲傷心過度而死的。

雖然人類從來就沒有遵從犬的意願,很自私地將它們訓練作戰爭用途;不過,它們卻總是忠心耿耿地保護著主人,屢次完成艱鉅的使命,與士兵們一起作戰到底。狗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也是人類的心靈醫生,而是軍犬或是警犬更是了不起的狗。

電影依舊富有典型的大美國主義色彩,老調重提地宣揚美國英雄精神,在好萊塢電影中從來就不缺席,就像片中的父親角色。有趣的是,編劇後來又從父親語重心長的話語中,揭穿了一個掩飾真相的美麗謊言:“A hero always tells the truth no matter what people think about him or no matter what the consequences are”。爲了成爲別人眼中的英雄,他也衹好自己欺騙自己。

《Max》的故事并不如《Hachi: A Dog's Tale》般感動。可是前者本來就不是一個傷感的故事。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幕有:Max在Kyle的尸體前、靈柩前跪坐不肯離去的畫面;Justin在鐵籠里將受驚的Max抱在懷中。說穿了,《Max》其實是以Justin成長的故事為主線,再以Max為輔助線——劇情講述Justin如何在Max的間接幫助下,重新認識哥哥、與父親重修舊好、從躲在家裡打機的叛逆少年,變身成爲救助家人與朋友的小英雄,也終於知道如何承擔責任。

軍犬、溫情、冒險、動作、戰爭...都有了,但劇情仍嫌少許鬆散。這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片中加入了太多的副綫,以致模糊了原來的主題。不過,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Max》確實也是一部具有教育性和勵志性的青少年電影。

小孩不屑一顧大人口中的英雄主義。他們衹會以微不足道的力量去保護或拯救自己的家人。而對一隻忠誠的狗來説,主人在它們眼中永遠都排在第一位。因次,當主人受到傷害的時候,它們都會不惜生命地爲主人挺身而出。
英雄不一定都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戰士。無論是爲國家戰鬥的哥哥、爲正義與家庭爭鬥的爸爸、以家庭和孩子爲生活重心的媽媽、爲生活奮鬥的孩子、忠誠於主人的狗狗,他們都是生活中的勇士,也可以是各自心目中的英雄!

“There are two kinds of heroes. Heroes who shine in the face of great adversity, who perform an amazing feat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heroes who live among us, who do their work unceremoniously, unnoticed by many of us, but wh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lives of others.Heroes are selfless people who perform extraordinary acts. The mark of heroe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result of their action, but what they are willing to do for others and for their chosen cause.”   ~ Time Magazine


《National Geographic》也爲此撰寫及記錄了許多有關“War Dogs”的故事與影片。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4/06/war-dogs/paterniti-text#



來自美國的空軍退役中士David Simpson曾在伊拉克服役4年。與他出生入死的德國牧羊犬Roobie是他這些年來最好的夥伴。4年後,Simpson退役回到美國,而Roobie則繼續在伊拉克服役。有一天,Simpson聽聞Roobie退役後被送回德國,他便特地買了機票飛到德國見Roobie,再把它接回佛羅里達州的家一起生活。他們相逢的場面被記者用攝影機錄下。


其他:

美國CNN報導

Thursday 10 September 2015

Minions


And that is how the Minions found their new boss! He was cunning! He was evil! He was perfect! He was... despicable!

《Despicable Me》的小黃人搶眼得很,鋒芒畢露的它們甚至把主角們也比了下去。各個商家看準商機,紛紛推出周邊商品及電子遊戲等等。猶記得當年麥當勞推出小黃人兒童玩具曾轟動一時,大人小孩都爭先恐後到快餐店搶貨,價格被炒得翻倍。與此同時,片商也看準了這個商機,決定為小黃人撰寫前傳,把它們升格成故事的主角,創作一個真正屬於它們的Minions電影。

Minions之父”——導演Pierre Coffin除了是小黃人的創作者之外,還親自為8百多個Minions配音。充滿喜感的小黃人,是他依照法國導演Jacques Tati飾演的Monsieur Hulot這個角色所創造出來的卡通角色。最大的特徵就是不停咕噥著別人聽不懂的話語,通過滑稽的表情與動作製造出喜劇效果。

片中以60年代末為時間背景,因此Minions在穿梭不同國家的時候,都不小心遇上了屬於當代的人與事,編排十分細心。同時,還無厘頭地調侃英國人很嚴肅、愛喝茶的刻板印象。然而,劇情薄弱的《Minions》并沒有想像中好看,也沒有想像中好笑。

《Minions》到《Despicable Me》,小黃人就生存在一個善惡沒有界限的世界。一反傳統的道德秩序觀,使此片被美國甚至是臺灣列入PG級,孩童均需家長陪同觀賞。一直在追尋生活目標的小黃人,從來都沒有把善與惡區分辨得很清楚;最終,它們的天真卻總會莫名其妙地戰勝了邪惡。每個人總需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才能讓生活充滿熱忱,讓人生具有深度與意義——這是Minions老早以前就懂得的道理啊!


Tuesday 8 September 2015

Dead Rising: Watchtower


根據同名電玩遊戲改編成的同名電影。
電影從未在影院正式上映,僅在Sony旗下的Crackle網絡平臺上播映。據玩家說,電影的腳本大致都忠實於電玩設定——除了故事場景同樣圍繞在某座城市以外,連主角手中的武器也沿用了遊戲裡的設計。

《Dead Rising: Watchtower》分別由一條主線、兩條副線組成。第一故事線講述的是自以為是的男主播Chase,假借報導之名義來泡妞,卻上演女俠保護弱書生的戲碼,最後又突然感悟出報導新聞的意義。第一條副線是他的搭檔兼好友Jordan,在隔離區外協助男主角脫險,並意外發現政府隱藏的陰謀,正義感促使她扮演偵探,企圖揭發真相。以串場方式出現的新聞播報片段,是片中的第二副線,也是跟另外兩條線最沒有直接關係的分支。

完全沒有卡司撐場的《Dead Rising: Watchtower》,是典型的B級災難片或恐怖片。它集合了噴血畫面、俗套的結局、英雄主義、惡搞、陰謀論等等元素。固然該有的都有了,此片卻始終有一種無法滿足的遺憾。當市場上愈來愈多Zombie劇集或電影之後,觀眾的口味也不斷地提升。就連螢幕外的觀眾比片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都更清楚該如何對付Zombie。

見血不見腸的畫面大大降低了吸引力;主角總會在千鈞一髮的時刻躲開致命的危險;唯恐天下無亂、趁火打劫的飆車黨,非但沒有突出人性險惡的課題,反而一個個淪為笑柄;政府與軍方的陰謀論,其實早在意料之內;男女主角總會在災難發生時被湊成一對,接著協手擊退壞人或者拯救世界。劇本濫用了許多巧合的老梗,以致各種情節轉折都缺乏了驚喜。同樣的,電影惡搞的成分很多。男主角在鏡頭下顯然是一位有勇無謀的丑角:每次閃耀登場以後,不是臨時出狀況、就是被打暈。

《Dead Rising: Watchtower》不好也不差。若以喜劇的角度去看的話,富有娛樂效果的它仍有可取之處,用來塞空檔也不錯。


Saturday 5 September 2015

Extinction


You have been so hell-bent on surviving that you have forgotten how to live.

《Extinction》是一部由西班牙、美國、匈牙利及法國合資的電影,改編自年輕作家Juan de Dios Garduno於2010年出版的暢銷小説《Y pese a todo》。電影最初的名字爲《Welcome to Harmony》——“Harmony”既是電影中小鎮的名字。在現實中,美國加州確實也有這麽一座同名的小鎮。諷刺的是,在末日以後的Harmony小鎮並非“鎮”如其名,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不安以及潛在的不安。

電影采用了末日以及Zombie作爲題材,活像是《The Omega Man》(或《I Am Legend》)以及《The Road》綜合起來版本。衹是前者的狗不再是德國牧羊犬;後者的父子關係換成了父女關係。最初會以爲《Extinction》又是一部B級電影。然而,看完以後才發現此片無論在劇本、畫面、音效等各方面都比想象中還要好很多。唯不喜歡的是:導演或編劇有奉承中國之嫌;另外,結局的安排有點俗套。

有別於其他電視劇、電影和電玩作出的設定,在原著作者的筆下,Zombie似乎被賦予了全新的定義和假設。在這個冰冷的末日世界之中,Zombie爲了適應環境而迅速地產生變化,除了動作保持敏捷以外,變異後的Zombie已經毫無病毒的傳染力,同時它們的視覺已完全退化。可是,它們的嗅覺、聽覺、攻擊力反而不斷地在進化。想要阻止這些怪物的快速活動,播放高分貝的音樂竟然有助於人類抵抗Zombie——這一個設定會令人不禁聯想起經典的《Mars Attacks!》。

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的Matthew Fox,在留了大鬍子、化上老妝以後,差點令人無法立即辨認出他來。扮演女兒角色的童星Quinn McColgan,在片中的演出也值得嘉許。電影最後才出現的第四個角色——一位西班牙裔年輕孕婦,原來并非花瓶角色,對劇情轉折起了一定的作用。

《Extinction》基本可以分成三段:災難前、災難后以及劫後求生。
純粹衹是想要尋求感官刺激的觀衆,或許可以中段,僅看最前的10分鐘及最後的30分鐘即可。電影甫開場的那一場巴士浩劫——由出事前到出事後,整個節奏緊凑、畫面血腥而逼真,緊張感十分突出。在結局前,變異的怪物圍攻房宅的情節,儘管場景變得比較小,卻也成功製造出緊張刺激的氛圍。或許,這就是故事本身可以作的安排:以小格局去看世界。

占據整部電影最大篇幅的中段,雖然節奏緩慢,卻是整個故事的核心。假如末日後祗剩下兩個男人、一個小女孩、一隻狗的話,這個小鎮(或世界)會變得如何? Zombie并非故事中的真正主角,反而是細細地刻畫人與人之間在末日以後的情感和關係。

雖然故事由始至終都沒有清楚交待兩個男人關係決裂的真正原因,但可從模糊而零碎的回帶記憶之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倘若劇本可以把背後的原因説得更有説服力一些,應該能夠幫助觀衆投入劇情,找到共鳴感。就從各種綫索看來,小女孩的母親無疑是導致兩個男人互不理睬的關鍵人物。不過,命運是個奇妙的玩意,冥冥中注定小女孩是唯一一個能夠改善這段關係的關鍵人物。

Jack是一個有耐心又懂得照顧家庭的好人。作爲一個養父,他的努力幾乎能夠獲得滿分。可是作爲一個男人,他卻又如此的執著、小器、懦弱。在最重要的一刻,他被魔鬼迷幻而失去了理智,做了一件錯事。在遇到危急的時候,又固步自封,過度地保護,甚至選擇放棄。
末日前的Patrick,曾是一個自我放縱的男人,沉迷於酒精使得他失去了美好的家庭。末日以後,他從麻木的生活中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默默地守在親生女兒的身邊。他甚至嘗試彌補過錯,最終犧牲了自己,卻又解救了自己。遺憾的是,他永遠衹能成爲女兒心中的“Neighbour Patrick”。

人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命運也擁有同樣的道理。在雪茫茫的絕境之中生存,假如能夠一直堅持著,終有一天能夠親眼看見從地表上重新升起的太陽。

Thursday 3 September 2015

Home


I am very excitement to make a new start. We are moving to best planet ever. Our new home.

DreamWorks推出的《Home》改編自備受好評的兒童科幻小説《The True Meaning of Smekday》。這部原本不被影評人看好的動畫片,卻出乎意料地奪下了美國首週票房冠軍,讓夢工廠動畫走出了低潮。就劇情而言,《Home》又是一部舊調重彈的闔家觀賞電影。正因為劇情符合教育性及家庭市場,這反而成爲此動畫片的有利條件。

從外表來看,Boov就像青蛙與八爪魚的綜合體。這個紫色怪物的外形雖然并不如小花貓討好,卻會越看越討喜。動畫的最大益處,就是可以把現實中許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因此,在動畫師的巧手下,Boov擺脫了我們既定印象中對卡通外星人的形象和顔色,轉而塑造成一個更接近地球生物的樣子。

《Home》的故事主要是以外星生物的觀點去看人類的世界。拘謹而孤立的Boov外星族群,生活態度與地球上的人類大不相同。原本就跟其他人不一樣的Oh,顯得與衆不同。然而,爲了融入一群紫色生物的群體當中,它唯有盲目地相信、遵循Captain Smek所說的一切。

人體歸爲萬獸之靈,儘管生活在群體當中,每個人仍然是不一樣的個體。當Oh遇見Tip以後,它從對方身上發現到“Sad-Mad”,或學習到人類最複雜也是最寶貴的情感。人類可以自由地釋放情感,自在地表達感受與感受身邊的事物,更懂得以溝通和理解來維繫與他人的關係。在外星人眼中,渺小的人類已不再是一種孱弱的物種,内心深處的勇氣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強大。

題外話,動畫片集合了兩大天后傾情配音演出,soundtrack當然就很值得聽啦。

Monday 31 August 2015

The Captive


《The Captive》乃是曾憑《The Sweet Hereafter》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Atom Egoyan的新作,同時入圍了康城主競賽單元。故事創作的靈感源自為發生在導演的加拿大住家附近的1座公園,所發生的孩童失蹤案。

由故事本身到鏡頭裡的場景,《The Captive》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另一位加拿大導演Denis Villeneuve的《Prisoners》。然而,無論在故事的張力及邏輯、戲劇的畫面感及氛圍,或是演員的細膩演藝,後者的表現都略勝一籌。

故事的場景總在幾個年份之間不停的跳躍。多線性敘述的安排,在凌亂的剪輯把多線性敘述顯得更加凌亂。Ryan Reynolds扮演的受害者父親與其他主要角色一樣——即使是被挾持的受害者這個角色,也沒有太深刻的描寫,以致無法帶出該有的共鳴感。

再者,開場白的莫札特歌劇《魔笛 (Die Zauberflöte)》隱喻的是什麼已不得而知。就同樣的,綁匪犯案的動機到底是什麼?組織內其他從來沒有出場過的壞人最終的下場如何?其他受害者最終的命運如何?這些所有問題,沒有人可以解答。就像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般空白。

The rays of the sunchase night away; the hypocrite’s surreptitious poweris utterly destroyed!

《The Captive》最後的結局,跟著名歌劇《魔笛》同樣以圓滿的結局告終。該死的壞人都死了,好人則從黑暗中走了出來,重新投入光明;一個破裂的家庭,從此又再凝聚起來。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youth at risk and a young person with their whole life ahead of them, is care and concern.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也是上天投入人間的一顆希望種子。足夠的關愛與疼惜,遠比物質上的供給或過分的溺愛更有幫助。

Friday 17 July 2015

Ant-Man


據聞,最早在《Iron Man》被搬上螢幕以前,就有某位英國導演萌生出創作《Ant-Man》的念頭,最初人選為喜劇演員Simon Pegg。惟Marvel公司都把專注力集中在Avengers 系列電影上。《Ant-Man》也因此胎死腹中,計劃一而再擱置。過了好幾年以後,一度被雪藏的Ant-Man電影計畫有了進展。差點被人遺忘的Ant-Man,總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

懷著一股半質疑半期待的心態步入影院看首映。看前與看後的感覺不但沒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還相當滿意。儘管沒有龐大的超級英雄陣容,也沒擁有華麗的演員陣容,Ant-Man還是以小小的身軀,成功地打出不錯的一仗。

《Ant-Man》是一部集動作、科幻、搞笑、溫馨等多元素於一身的超級英雄電影。他的俏皮不像Ironman、他的愛耍賴不像Deadpool、他更沒有如美國隊長般的偉大愛國精神;Ant-Man只是一個婚姻失敗又孩子氣的小男人,也是一個為了行俠仗義而曾被判入監獄、出獄後繼續犯案的非典型英雄人物。或者,也可以說《Ant-Man》除了是一部非典型的超級英雄電影,也是一部紀錄螞蟻的生物學紀錄片,同時又是一部研究份子和量子的物理學電影。

《Ant-Man》的劇情中不乏搞笑橋段。雖然其中有些已是老梗,但這些老梗和笑點卻毫無低俗的感覺,反而很符合Ant-Man這位另類超級英雄的性格。再者,Ant-Man自身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個性和形象,賦予這部超級英雄電影擁有獨特的風格,反映著現代年輕人所追尋的活出自我標籤的個人主義。

要把繁文縟節濃縮成精簡的故事,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不然就會像Ant-Man的獄友Luis一樣,長篇大論地說了一些有的沒的。他就是最佳的失敗例子。所幸導演成功地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一項任務;以精準、簡潔、清晰的口吻述說了整個故事的背景、脈絡、企圖,讓劇情發展得更加緊湊。兩代蟻人的交接也解釋得十分清楚,同時也突破了障礙,與其他的超級英雄之間有了更完整的接軌和聯繫。

電影中的對白之間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及了許多大家都熟悉的角色,衹要是Marvel英雄電影迷應該都會知道他們在講什麽。這樣的安排,承繼了Marvel電影的一貫特色,讓人更能夠融入Marvel電影的整個世界觀。就像生活在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兩個人,彼此之間保持著聯係。

《Ant-Man》除了著重描述兩代Ant-Man以外,電影中其他幾個主要角色大致都有鮮明的形象。他們絕非只是花瓶或綠葉的小角色,各自在情節上都有發揮其一定的作用。就像螞蟻兵團裡的每一隻螞蟻,彼此分工合作又緊密合作,爲著同樣的目標共同戰鬥。另外還有一段小插曲,即使劇情篇幅不多,卻能從老蟻人的口述回憶中,看見了Wasp犧牲自己、保衛和平的英雄形象。這個英雄事蹟無不令人動容。

和其他超級英雄電影比較起來,《Ant-Man》的高潮并沒有太大的格局。Hulk大肆破壞地球表面的畫面肯定不會出現在它的世界中。相反,蟻人和壞蛋打鬥的場景只是由科技公司轉移到直升機、由直升機掉落民宅,再轉換到玩具火車的迷你世界之中。

蟻人僅用一個乒乓拍就把壞人打進滅蟲器裡,由逆轉勝戰勝一局。除了製造笑果以外,也證明了滅蟲器毫無作用。後來又一場鬥得你死我活的激烈戰鬥,惟在普通人的眼中,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震動。就如一隻蝴蝶拍翅所產生的空氣渦流而已。惟在相對微觀的世界裡,一支小螺絲由半空中掉落地,原來可以產生極大的破壞力。那種落差的感覺就像人類站在地球仰望銀河——人類衹不過是宇宙中一個渺小的生物。

螞蟻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一隻小小的螞蟻,卻是大自然界中的大力士,可以背負起比它身體還要重五百倍的物體。倘若說一隻螞蟻的力量依然很弱小,不過千萬隻螞蟻團結起來的話,就能形成強大的力量,就有機會戰勝頑強的敵人。
螞蟻精神,確實有許多值得人類學習的地方啊!

Wednesday 15 July 2015

Coming In


《Coming In》是德國導演Marco Kreuzpaintner繼前作《Trade》之後,再次回歸喜劇的新作。兩部作品的風格大相徑庭。後者是以人口販賣為題材的現實主義電影;前者則是以“特殊”愛情為題材的喜劇電影。

故事圍繞在一個外型長得很像Tom Ford的時尚界知名美髮師。年輕又自信的他,是同志們的完美情人。在男友和老闆的游説下,他唯有接受挑戰,研發一款新的女性洗髮露。有鑒于自己的性向,他只能僞裝自己,在城中一家普通理髮店實習,卻遇上了一個讓他對雌性動物燃燒出欲望的女人。

“Come out”一詞源自英文俚語“Skeleton in the closet”,後來演變成更直接的説法“Come out in the closet”。倘若同性戀者出柜是“Come out”,那重新入柜應該就是“Come in”了。電影名字“Coming in”不但直截了當,也富有喜劇色彩。

真相是:此片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浪漫愛情喜劇片,而非同志片。儘管電影中出現許多同志角色,對白中也提及一些同志課題,卻都是點到爲止。即使連男主角到最后也被女主角從“彎”扳成“直”。一個天菜同志突然轉“性”愛上了一個平凡女人——劇情的轉折與故事的發展很快,快地讓人有點起疑心。不過,喜劇片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包容一切的不邏輯。這也可能是不熟悉歐洲喜劇片的模式。《Coming In》的喜劇色彩或笑點,並不如預期搞笑、無厘頭,反而很符合德國人的個性,連幽默都帶有一點沉穩。然而,這部喜劇片在某程度上,還是打破了其他人對德國人的印象。

雖然故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對同性戀不太瞭解的人,卻沒有太明顯的歧視和排斥。而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相處,看起來也是如此地融洽。現實中的敏感話題,在這裡都被滑稽的對白,以半開玩笑地方式輕鬆跳過了。就像其中一句令人會心一笑的對白:“你不明白女人有多複雜嗎?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是同志嗎?”

導演在接受美國雜誌《Variety》時,如此説道:“It’s a thin line to not offend anybody here. ‘Coming In’ is a modern fairy-tale. It’s not about a gay guy becoming straight. This is about love and how love does not know any labels.”

Tom真正的性向似乎已不重要。因爲,愛情不應該存在任何標簽。愛一個人其實很簡單,不需在乎種族、膚色或是性別的問題,也不應該被某種框框而限制未來的所有可能。

Thursday 9 July 2015

Let Us Prey


Human sin is as old as the world.

故事圍繞在某一座鄉鎮,發生在某一個夜晚。幾個同病相憐的人被湊巧地聚集在一個警察局裡。在這群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在事前知道背後的原因。

本片一開始以懸疑元素拉開序幕,然後才慢慢地變調為驚悚片。片中不乏暴力與血腥的畫面,風格也趨向黑暗的元素。對於喜愛噴血畫面的觀眾來說,這恰好正中下懷。

愛爾蘭音樂比較起來,對於愛爾蘭電影的認識幾乎近零。觀賞過的愛爾蘭電影少之又少。好看與不好看很快就能分辨出來。儘管情節中有許多牽強的性質,還有一點故弄玄虛;可是劇情發展緊湊,整體算是具素質的水準之作。

電影說教的成分很重,卻具體地指示出因果循環的道理。人總要爲自己的事情負責。故事中的鄉鎮是世界的縮影。外表看似正面的醫生、教師、警察等等職業人士,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只是偽善。各個充滿病態的人聚集在同一個空間裡,代表正義的警察局隨即變成了聚集惡魔的地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一個人都有黑暗的另一面。只是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將這些不為人知的事,隱藏在假面之下。

英國小説家George Gissing曾説過:“在所有類型的卑鄙中,僞善最爲人們憎恨。”
而英國哲學家培根説“僞善正如假幣,也許可以購取貨物,但也貶低了事物真正的價值。”

僞善是善的泡影,人類透過它滿足人性的虛榮心,軟弱的人利用它掩蓋自己的弱勢。因此,僞善有時候比真正的邪惡更可怕。偏偏人們卻選擇了帶著虛僞的面具繼續生活,對任何價值都持有雙重標準。

Friday 15 May 2015

Mad Max: Fury Road


My name is Max. My world is reduced to a single instinct: Survive. As the world fell it was hard to know who was more crazy. Me...Or everyone else.
So I exist in this wasteland, hunted by scavengers.

初次看到電影預告片,最初的感覺就是一頭霧水。對整個故事毫無概念,也抓不到一個大概。拜電影院所賜,反復看了幾遍同樣的預告片以後,漸漸被那沙塵滾滾的壯觀畫面以及節奏感很强的重金屬音樂所感染。最終,還是被導演George Miller、Tom Hardy及Charlize Theron之名給說服了。

原版《Mad Max》的年代離本人有一點差距。或許,正因爲如此,對於George Miller所勾畫出來的末日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好萊塢的末日電影何其多! 然而,導演仍然在芸芸衆生之中,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末日世界。這個概念在跨越了30多年以後,加入了時下的電影技術,依舊擁有獨特的魅力和新鮮感,歷久不衰。

綜觀整部電影,這絕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賣座電影。它無法被冠上單一的題材類型。有時候,它是一部奇幻的冒險電影,或是一部科幻的戰爭片;有時候,則是一部驚悚的公路電影,亦可以是一部警世的末日電影。簡單來説,就是一部精彩絕倫的爆米花電影。縱使電影包含的元素很多很多,卻絲毫沒有半點雜亂之感,反而會令人一直不斷地期待下一個高潮所帶來的刺激感。半分邋遢、半分唯美的畫面充滿質感;明快的節奏容不下太長的中場休息時間,隨即緊張地跟著一衆角色們繼續逃亡;一氣呵成的動作場面和追車鏡頭,配合激發人心的重金屬音樂,刺激視覺與聽覺感官,也激起了無限的熱血沸騰。

電影中的世界觀,其構建的理由是讓觀衆接受故事的邏輯設定,將虛擬合理化。沙漠荒野中的城堡、活生生的“輸血袋”、面帶病態的未來世界人類、醜陋的統治者及打扮成吸血鬼模樣的軍隊、由油罐車與破轎車合拼成的戰車、彈吉他敲大鼓的伴奏樂隊、如馬戲團踩高蹺的攻擊戰略……等等,各種各樣的人、事、物拼凑成一個荒唐離奇的烏托邦,卻處處藏著細膩與創意的想法。

鏡頭中總是看起來髒兮兮的灰黃色畫面,使得電影看起來很像粗製濫造的低成本電影。然而,這樣的視覺效果反而更確切地詮釋出未來世界的荒涼與無情。看似簡單的故事中,隱藏了許多隱喻的諷刺、内涵。一個至深的道理,往往就是源自一句最簡單的話語。

女性角色在片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她們不再是戰爭的受害者;她們不再是一敲即暈的弱勢族群;她們更不是濫竽充數的花瓶角色。她們有的爲了拯救他人而犧牲自己;有的爲了保護大家而抗戰到底;有的爲了救贖自己而繼續堅持下去。即使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婆,也成爲了隊伍中的主力軍。單手女戰士Furiosa的風頭已經完全蓋過了瘋狂的Max。以往總是成爲戰爭犧牲品的女人,這次終於擺脫詛咒,真正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在末日以後,女人和小孩才是新世界的明日希望。

雖然片名取名爲“Mad Max”,Charlize Theron無論在戲份、形象、角色性格上都十分搶鏡。盡管如此,Tom Hardy的演技依然是有目共睹的,既能鐵漢又能柔情的内斂演技,令人期待他在續集的表現。兩人在最後一刻沒有一句對白,衹靠眼神對望著對方的情景,一段含蓄又真摯的感情被描繪地相當細膩。其他角色的戲份不多,但個個性格鮮明,實屬難得。由伸展臺走到大電影屏幕,扮演“播種者”們的模特兒,又展現了自己的另一項才能,表現確實讓人感到驚喜。

世界末日後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
當地球資源貧乏到祗剩下石油與水源,人類是否還能生存?
面對這一些假設,我們都沒有肯定的答案。透過George Miller的鏡頭與故事,Mad Max存在的世界其實如此貼近真實。居住在堡壘底下的平民,為了食水而苟延殘存,任由自己的權利被剝削;愚忠的軍隊,繼續擁戴獨裁統治者,并且誓死授命於王。來自不同部落的幸存者們,爲了僅剩的資源爭個你死我活。在這樣一個殘酷的世界裏,以暴制暴是必然的,而我們確實需要一個憤怒的勇士,發動革命以瓦解惡勢力。

維護和平與珍惜資源,已經是老生常談的理論,但身體力行的人又有幾個?
“Greenland”從來就不是一個虛擬的夢想。它不在沙漠邊際以外的地方。原來,它一直就是脚下踩著的這片土地。衷心希望:未來的人類不是透過他人口中的傳説來想象“Greenland”的美麗,而是親眼目睹這裏的一切、一切。

Thursday 14 May 2015

Serena


Don't love anything that can be taken away.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野心勃勃的木材大亨Pemberton與Serena迅速掉入愛河。婚後,他便帶著新婚妻子來到North Carolina的山間經營木材生意。企圖心很强的Serena,爲了成就自己的事業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甚至可以爲了一己私心而殺害他人……

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Hævnen》的丹麥女導演Susanne Bier根據同名小説改編的《Serena》,再度撮合了Bradley Cooper與Jennifer Lawrence的聯手合作,理應會是一個賣點。然而,綜合各大電影網站與影評,《Serena》的表現實在是差强人意,在Rotten Tomatoes僅得20%、在IMdb網衹得5.4/10的及格分。

略讀了一下原版小説的故事大綱,才發現它與電影版之間有很大的一個差距。
Serene原是一位聰慧、冷血且有野心的蛇蠍美人;電影中的她,則成了一個因愛而報復的深宮怨婦。同樣具有野心的Pemberton,在電影中變成了一個毫無主見,甚至因爲有良心而變得有點懦弱的財主。在小説中著墨很多的好人Rachel,戲份被削弱之餘,竟然也成爲一位看起來很愛挑撥離間的女人。
即使沒認真閲讀完整部小説,卻依然覺得它會比電影版更具吸引力和衝擊力。電影改動的篇幅很大,也省略掉小説中重要的段落,以致電影版的劇本缺乏了精彩的戲劇效果,故偏向於平淡。

嚴肅的敘事手法讓此片充滿凝重的氛圍。被濃霧的包圍的山頭,看似美麗的景象,其實暗藏了危機。片頭與片尾出現的Smokey Mountain,恰好隱喻了Serena的人物性格,以及伐木工人的命運。童年經歷的創傷促使她內心變得強壯,也可以扭曲她的內在心靈。

電影版的Serena或許會更接近現實中的生活。在那個時代,像她這一個充滿心機和野心的女人,絕對是個前衛的女性。只是,她始終不夠心狠手辣。直到最後關頭,她還是敗給了在心中不斷滋生的嫉妒和憤怒。被命運牽絆的人,最終還是陷入泥沼,熊熊烈火結束了一段悲劇的人生……

Monday 11 May 2015

The Cobbler


一如既往,Adam Sandler的電影總會獲得不少劣評,新片《The Cobbler》也走不出同樣的命運,還有不少網站直接引用著名影評人Wesley Morris對此片的評價:“A movie like this, in which not a single scene comes together, in which almost nothing makes you laugh or cry or think, reminds you that it’s truly a miracle when movies work at all”。

儘管《The Cobbler》並非最好的作品,它仍不失爲一部老少咸宜的喜劇和小品。向來以小人物爲出發點的“Adam Sandler式喜劇”,這一次選用了鞋匠作爲故事的主角。他是一個繼承祖業的鞋匠,也是一個厭倦生活的猶太裔中年男人;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每天週而復始地重複著枯燥的生活:起床、搭地鐵、開店、工作、看報紙、發愣、回家。在一次陰差陽錯下,他從那台被自己遺棄在地下室的縫紉機中發現了一個奇跡,繼而找到了工作、甚至是生活的樂趣。苦臉變成了笑臉。然後,爲了實現媽媽的願望,Max使用縫紉機的魔力假扮成自己的爸爸。隔天,才驚覺媽媽在甜蜜的夢中長眠了。故事進行到這裡為止,其實都還不錯。

電影的前奏在遲緩中帶有一點文藝的調調,搭配曼妙飄逸的口琴曲,最初會有一種“Adam Sandler終於轉型”的想法。直到後段,又再掉入老掉牙的喜劇電影情節。在一陣莫名其妙的混亂以後,再以俗套的皆大歡喜作終結。要是不説,還以爲自己看了一部擁有變身能力的超級英雄電影,在變身以後到處行善。儘管老鄰居的“梗”有點不太符合常理,卻至少爲老套的結局補上了小小的驚喜……《The Cobbler》的故事其實可以有很多可能性;Adam Sandler其實也可以很認真去演繹性格内斂的角色。可惜Thomas McCarthy選擇了這樣的方式結尾。

倘若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台如此神奇的縫紉機,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多少能滿足一些平凡人的憧憬和幻想。

“Let me ask you something. You ever wish you were somebody else?”
“No. I'm your mother. That's all I ever wanted to be.”

我們總是渴望成爲別人,或是乾脆互換身份生活,卻從來沒認真想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難題。Put yourself in someone's shoes——嘗試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生活,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之餘,也要努力地做回自己,好好去經營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