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March 2016

The Hateful Eight


The only time black folks are safe, is when white folks is disarmed. And this letter, had the desired effect of disarming white folks.

無獨有偶,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説《天龍八部》也有四大惡人,按資歷排名先後爲“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做”葉二娘、“凶神惡煞”南海鰐神及“窮凶極惡”雲中鶴。《The Hateful Eight》則一次性集合了八大惡人,如“The Bounty Hunter”Major Marquis Warren、“The Hangman”John Ruth、“The Prisioner”Daisy Domergue、“Sheriff“Chris Mannix、“The Mexican”Bob、“The Little Man”Oswaldo Mobray、“Cow Puncher”Joe Gage、“The Confederate”General Sanford Smithers。同樣的,八惡人因暴風雪被迫受困於中途驛站Minnie's Haberdashery,熟悉的故事背景看似很有胡金銓導演的經典作品《龍門客棧》的影子,雪地中的木屋猶如大漠中的客棧,成為故事中最主要以及最重要的場景。

作爲Quentin Tarantino的第8部電影,《The Hateful Eight》依舊保留了導演標志性的黑色、荒誕、血腥、暴力、詩意等個人特色與電影風格;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冗長對話透露了導演本身的幽默感,同時還融合了邵氏電影以及意大利西部片的精髓和元素,爲好萊塢電影注入新鮮的玩意兒。另一個大看點是,Quentin Tarantino率先以70mm的膠片格式在美國上映,成功地還原了六零或七零年代西部片的懷舊質感,賦予快被時代遺棄的70mm膠片一股新的生命力。

在Quentin Tarantino的8部作品中參與了其中6部的Samuel L. Jackson,再一次回歸參與導演的電影人生。曾與導演合作過的Michael Madsen、Walton Goggins及Bruce Dern等人,也加入了演員名單;Christoph Waltz此次雖然沒有參演,但Tim Roth的裝扮無疑存有他的影子。片中大半容顏被遮住的Demián Bichir與戲份不多的Channing Tatum,他們的登場同樣令人感到驚喜。雖然角色眾多,可是透過冗長的對白,故事中的每個角色的性格變得鮮明而豐富,每個人物似乎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故事。

就《The Hateful Eight》本身來説,它似是前作《Django Unchained》的故事的另一個延伸,或是前後呼應。前作的時間點設定在南北戰爭前夕,而新作則是設定在南北戰爭以後的10年。同樣是黑皮膚的賞金獵人,對白之間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黑人白人的種族議題以及南北戰爭的課題。

電影的結構如同章回小説,共分成4章:Chapter 1: Last Stage to Red Rock;Chapter 2: Two Son of a Gun;Chapter 3: Minnie's Haberdashery;Chapter 4: Domergue's Got a Secret;Chapter 5: The Four Passengers;Last Chapter: Black Man, White Hell。

第一章先以茫茫白雪的固定鏡頭作開端,再搭配上邵氏電影般的經典配樂和旋律,增加了畫面感;接著,劇本不疾不徐地正式介紹四位主角出場,作爲鋪成;電影的第三章其實才是故事真正的開端,8個不速之客、8位身份不明的惡棍終於齊聚一堂。全部人頓時陷入了一場暗潮洶湧的猜忌漩渦之中,情況甚至比木屋外的暴風雪危急。暫且先除去以不同時間點切入作倒敘的第5章節,第4章及最終篇是最精彩的篇章,亦是電影的重頭戲。蓄勢待發的血漿爆噴的畫面,以及槍聲不絕的聲效,同時帶來了無限的視聽饗宴,充滿娛樂性!

Minnie's Haberdashery就像一個世界的縮影,故事中的每個角色都不是善類,他們之間沒有一位是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安全的地方其實并非想象中安全,反而處處隱藏著潛在的危險。原以爲躲避了暴風雪的追捕,殊不知自己在踏入溫暖的木屋時,自己早已掉入了人性的深淵,等待他們的只是一場腥風血雨的鬥爭。在自然界中,一切都是爲了生存;在生存層面上不分善惡,衹有合理與否。面對强者的惡勢力,弱者很快即會被犧牲或淘汰,生存的本能促使強者變得更強。

在這個以暴制暴的殘酷世界裡,貫穿全片的“Lincoln's Letter”是黑人賞金獵人的生存之道,同時還揭穿了白人的偽善。這是一種對美國社會的諷刺。美國雖被稱作世界種族大熔爐,她卻依然是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國家。'白人至上'的理念早已根深蒂固地植入腦皮層中。現任總統歐巴馬也曾說過,種族歧視的問題是一個從來沒被治好過的病。“Lincoln's Letter”成為了和平和道德的象徵。戰爭至統一的過程雖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卻對美國的經濟、政治及民生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北方戰勝以後,林肯宣布廢除奴隸制度,促進了追崇人權、自由、平等的人道主義的發展。現實中,林肯走進了歷史的回憶之中,可是電影的故事卻將林肯的治國理念隨著信件繼續流傳,維護了白人與黑人攜手共存的和諧世界。

Sunday 13 March 2016

Creed


You see this guy here staring back at you? That's your toughest opponent. Every time you get into the ring, that's who you're going against. I believe that in boxing and I do believe that in life, okay?

由Sylvester Stallone自編自演的《Rocky》僅僅花費約100萬美元製作費、只用了28日拍攝的小成本電影,卻意外地創出超過一億多的票房紀錄。同時,《Rocky》更獲得奧斯卡十項提名的肯定,最終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以及最佳剪辑奖。“Rocky”這一位寂寂無聞的拳手,瞬間成為好萊塢最家喻戶曉的電影人物之一,也締造了小人物成功追逐美國夢的傳奇。

Rocky系列電影的故事由1976年開始,一直延續到2006年的第6部便暫告一個段落,但是他的精神卻影響了好幾個時代。40年後,《Creed》以《Rocky》的故事為基礎而衍生出另一個新的故事。熟悉的場景、配樂和角色,不但勾起觀眾的懷舊之情,導演也藉此向經典致以至深的敬禮,讓傳奇得以繼續傳承。儘管Rocky在他人的故事裡佔據的戲份不多,卻依舊是整個故事的靈魂人物。Stallone奉獻了一生的時間去詮釋同一個角色。因為他,Rocky的人生故事變得更加有血有肉;因為他,Rocky才能再一次重生。

“江水奔流,前後相繼”。身經百戰的軀體終究會被無情的歲月給擊垮。重現在螢幕中的Rocky,已是個老態龍鍾的退休人士,對生命和拳擊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熱忱。Creed的出現讓他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鬥志。這段亦師亦友或是如父如子的親密關係,跨越了年齡與膚色的障礙,不禁令人動容。當Creed穿上了父親的戰服以後,鏡頭由休息房一直緊隨著他的腳步走入比賽會場,由黑暗的角落走向所有人的眼中,賽前的緊張與決心在歡呼聲中上揚。

在最後的拳賽中,初生之犢Creed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憑藉著永不言敗的堅持支撐了15局,還狠狠地向輕敵的對手揮了幾拳重擊。儘管所有人都猜到了拳賽的結果——就像當年Rocky差點把Apollo擊倒一樣,最終還以點數落敗,他卻贏了全場的掌聲和支持,Creed成功地延續了Rocky的精神。在某種程度上,年輕的Creed簡直就是Rocky的一個角色投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依靠自己的決心與毅力,向全部人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在時代的變遷下,一脈相承的核心價值從未改變,而且在新與舊的相互融合之後,這股力量變得更加堅強和穩固。

拳擊手的人生並不只是局限在擂台上。脫下拳套之後,仍要赤手空拳地對付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只要曾經奮鬥過,就能戰勝鏡子中的敵人,懷抱著夢想繼續奮鬥。持久的夢想能夠成為現實,讓生活具有意義性的目標。這股信念可以創造出不朽的精神,不會輕易被歷史的洪流中擊垮。

Tuesday 8 March 2016

45 Years


And then we're going to have dinner, and then we're going to go to bed. And then we're going to get up. And we'll try and start again.

原本這又是一個平淡而寧靜的星期一,Kate和Geoff的生活秩序卻被一封突如其來的信函給破壞了。在接來下的幾天,Geoff總是不經意地吐露出隱忍多年的秘密。他被困在記憶的往事之中,漸漸與妻子的生活步調脫節了。原本以爲可以坦然相對的Kate,儘管她努力地故作鎮定,卻無法擺脫一直纏繞著内心的不安、痛苦與掙扎。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負面的情緒就像滾雪球般愈來愈大。

《45 Years》改編自自英國現代詩人David Constantine所創作的短篇小說《In Another Country》,并收錄在2005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當中。這篇文字的篇幅大約只有10頁左右。電影的故事架架構亦十分簡單,采用了最直接的單綫敘述,并透過兩個主要角色的互動和心理層面去推動整個故事的發展。電影裡幾乎沒有配樂,寥寥無幾的對白,因此觀眾可以把注意力直接投放在角色上。人物性格的複雜性使得故事中的角色更加豐富及完整,讓一個簡單的故事變得更貼近真實。

《45 Years》除了被英國《衛報》評選爲2015年的年度50部最佳電影之外,片中的老夫婦Tom Courtenay及Charlotte Rampling也雙雙奪下第65届柏林影展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的殊榮。它是一部很容易被大衆忽略的好電影,值得細細回味。

倘若幾年前的法國電影《Amour》探討的是真愛與生死,那麼《45 Years》要說的就是婚姻與謊言。故事的主要場景同樣是一對退休老夫婦的生活細節,只是鏡頭與鎂光燈更多是專注在妻子的身上,亦或者正確來說,是在她的臉上。導演或編劇以冷靜而細膩地口吻述說著婚姻的真相及無奈。看似不瘟不火的節奏,或是說起來輕描淡寫的一切,其實內裡充滿著真實和殘酷,宛如那道美麗如畫的風景,平靜的表象之中隱藏著潛在的危險。隨著時間慢慢的推進,壓抑在心中的炸彈將會隨時隨地爆發出來。微笑只是一副偽裝自己的面具。越是殷勤的舉動,越是表現出Geoff的虛僞;愈是歡樂的環境,愈是突顯了Kate的落寞和無助。

How much can you truly know of another person, however long you have been married? And how can a love, weathered by day-to-day living, ever compete with one cut off in its prime? 

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捉摸的東西。即使同床共枕多年,誰又能保證自己能夠真正地了解一個人?誰又能猜透身邊人內心的所思所想?《45 Years》的故事概念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45年是個尷尬的數字,既不算長也不算短,卻足以摧毀一段人生歲月。可笑的是,在多年以後才發自己最熟悉的人原來只是同床異夢的陌生人。更糟糕的是真相是,在經歷過這麼多以後,消逝的時光已經無法倒流。

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終結。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永遠保質的。一段濃情蜜意也可以隨著時間而變得索然無味。與其鑽牛角尖,不如換個角度來思考;婚姻其實也可以是愛情的一種延續,或是人性的一種考驗。想要保存一樣東西,就必須仰賴後來的努力;想要維繫一輩子的愛情,就須要雙方的付出、信任和包容。是的,婚姻的結果有一半是取決於您在這段關係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真正的緣分可能只有那麼一次,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學會愛。


Saturday 5 March 2016

Carol


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

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女作家Patricia Highsmith的原著小説《The Price of Salt》,并入圍了本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等獎項。Rooney Mara更憑此片獲得了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

《The Price of Salt》講述的是一段禁忌的愛情。這本小説最初以Patricia Highsmith的筆名Claire Morgan出版,故事靈感源自作者本身的親身經歷。直到作者逝世前4年,出版商才以作者本名出版,并將書名改爲《Carol》。作為最早期的女同志文學代表作,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早在風氣保守的年代,作者就以樂觀的態度寫下了這部作品,賦予了女同志在文字中的正面形象。

電影就如同抒情詩般美麗。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對白、每一件道具……都如此的講究與細膩。刻意失焦的鏡頭也為整個畫面蒙上一層神秘的朦朧美;每一個細節似乎都暗喻了些什麽。儘管沒有高低起伏的劇情,可是眼神與言語之間卻蘊含著最純真的情感。委婉動人的配樂仿如緩緩前進的流水,輕柔地拍打著心中的石壁。

兩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女人,雖然各自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但命運卻將她們纏繞在一起。Carol成爲了Therese心中欲望的對象,承載著成熟女人的美麗、高貴、知性、歷練等具體形象,同時又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的疏離感。由第一次在百貨公司内的四目交投,到最後一次在Oak room的深情對視,這一段企圖被壓抑的愛戀早已超越了所有的空間和距離,再也無法被任何人阻止。

這已經不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因爲每個人,都有愛上任何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