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February 2016

Brooklyn


You have to think like an American. You'll feel so homesick that you'll want to die, and there's nothing you can do about it apart from endure it. But you will, and it won't kill you. And one day, the sun will come out you might not even notice straight away-it'll be that faint. And then you'll catch yourself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or someone who has no connection with the past. Someone who's only yours. And you'll realize that this is where your life is.

綜觀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電影,《Brooklyn》看起來是最無殺傷力的一部作品。它沒有大排場,亦沒有豪華的演員陣容,電影的内容也相近平淡。然而,電影本身那份“文藝小清新”的氣質和樸實,蓋過了所有的一切。它就像擺在紅酒和汽水之中的一杯清水,當您用心去品嘗時,就會覺得這杯水十分清甜。

《Brooklyn》改編自愛爾蘭小説家Colm Tóibín的同名小説,該小説曾榮獲2009年英國柯斯達獎年度最佳小説。如同那個時代的許多歐洲移民,Eilis爲了生計與未來,在姐姐的鼓勵下隻身投入了自由女神的懷抱中,最終在愛爾蘭移民聚集的Brooklyn落脚。儘管她在陌生的異鄉遇到了許多好人,對於家鄉和家人的思念卻讓她不斷地受到内心的煎熬。直到她遇見了愛情,異鄉的陽光才普照起來。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而樸素的故事——沒有轟轟烈烈,只有細水長流——但故事之中包含著濃烈的情感。沒有什麼可以比一段貼近真實人生的故事更容易觸動人心的了。Saoirse Ronan角色立體而完整,把一個年輕女人在他鄉生活的掙扎和期待演繹得細膩、純熟、感人。配合著柔美的配樂和旋律,令觀衆真切地感受到Eilis内心的每一次觸動。

倘若不是離開了家,一個人在外地獨自生活也不會曉得家的溫暖。只要經歷過的人,都能實在地了解那種不捨的心情。尤其是在交通也與電訊業不發達的時代,漂洋過海到大西洋的另一片土地,意味著每一次回家都可能是遙遙無期的歸途,甚至連一封家書都需要等待很長的一段時間。母親與家,丈夫與未來;一邊是熟悉的生活,一邊是虛幻的未來,生活的無奈就是只能放棄其中一個選擇。

留在熟悉的環境裡固然安全和舒適,但您依舊是原來的您,很多事情都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一成不變。在外闖蕩,或許需要飽受風霜,卻有無限的可能和自由。當經歷過一切以後再暮然回首,方知道當初作出的一個抉擇,都是改變命運的轉折點。唯有真正經歷過,人才會成長,也才會對生活有所感悟。

Sunday 28 February 2016

The Danish Girl


This is not my body. I have to let it go.

《The Danish Girl》的故事不禁令人想起去年的《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同樣是Eddie Redmayne,同樣是取材自真實人物,同樣是有病態的角色,同樣是兩夫妻在苦難中互相扶持......兩部電影的共同性很多,卻又有各自獨特的風格。Eddie Redmayne以及Alicia Vikander在片中的表現十分亮眼。

安徒生筆下的童話故事深切地影響著每一個曾經擁有童年的人,而丹麥亦如童話般充滿夢幻的感覺。電影鏡頭底下的丹麥,就如幻想般如詩如畫,整個畫面就猶如Eigner Wegener的水彩畫一樣美麗動人。

《The Danish Girl》以David Ebershoff的同名小說作為藍本,又以Eigner Wegener或Lili Elbe的真實故事作為基礎。這是一段曾經被人遺忘的人與事,卻在電影商決定將它改編成電影之後,重新受人矚目。儘管電影劇本和真實事件有些出入,但電影的戲劇性確實更容易感動人。

作為歷史上第一位變性人,Eigner Wegener或Lili Elbe的故事充滿傳奇性,同時又充滿悲劇色彩。雖然Eigner Wegenar想要成為Lili Elbe的決定有點自私,但站在他或她的角度切身地思考,就能夠理解一個人長年在隱藏真實的自己之後,極渴望從枷鎖中解放出來。即使她以真正的女性軀體生活了僅有幾個月,但她身前義無反顧地追求性別權力的那份勇氣及堅持——那種不畏懼的精神卻流傳了下來。

Tuesday 23 February 2016

Steve Jobs


It's having no control. You find out you were out of the loop when the most crucial events in your life were set in motion. As long as you have control, I don't understand people who give it up.

Steve Jobs及Apple兩者之間的關係程序指令和電腦零件般密不可分。Apple成為了高科技產物的代表符號,Steve Jobs則成為了Apple的最佳代言人;Steve Jobs親自主持的新產品發佈會也成為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盛事。對許多人而言,Steve Jobs身穿黑色長袖衣、藍色牛仔褲及灰色運動鞋的標記早已深入民心。蘋果之父Steve Jobs不但被形容為全世界最具創新力的首席執行員,更被譽為改變世界的天才,透過iMac、iPad、iPod、iPhone等科技產品,改變了這個世代的生活方式。

他一出生就被生父母遺棄。高中畢業以後,在學院呆了一個學期就輟學。生活窘迫的他,曾靠撿賣可樂瓶換取生活費用。在21歲那年,他與好友Steve Wozniak在車庫裡創辦了Apple公司,後來推出的Apple II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個人電腦之一。1985年,由於公司內部的權力鬥爭,他被自己請來的CEO裁退,唯有自組新公司NeXT。重返Apple後的第二年,他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員,對內部展開大規模改革。隨後,Apple陸續推出引領潮流的科技產品,推動Apple邁向高峰。

Steve Jobs的傳奇被美化成一個歷久彌新的神話,不斷被世人流傳。說到底,世人所看到的喬布斯就跟其他名人一樣,皆各家媒體或報章所創造出來的科技巨星,被時代塑造出來的偉人。前時代週刊主編、曾為愛因斯坦和富蘭克林作自傳的暢銷作家Walter Isaacson在為期兩年的40多次近訪後,為Steve Jobs撰寫了一本他親自授權的自傳書,為世人介紹Steve Jobs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作爲最普遍的文學形式之一,傳記在文學中占據了相當重量的分量。同樣的,電影圈每年生產的傳記電影都具有一定的數量,近幾年更是屢見不鮮。單是根據Steve Jobs生平故事改編的傳記電影就已有兩部,連它們的名字也雷同難辨。比較起3年前搶先推出的《Jobs》,新版的《Steve Jobs》的幕後班底和演出陣容更加鼎盛。它集合了曾經榮獲過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Danny Boyle、最佳編劇Aaron Sorkin、奧斯卡影后Kate Winslet、演技派Michael Fassbender及Jeff Daniels等等,相當令人期待。Michael Fassbender的表現讓他成功挺進世界各大影展的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單,演技不容置疑。表現亮眼的Kate Winslet,戲份雖不多卻十分搶鏡。其他演員的表現也不俗。

儘管幕後班底和演員陣容很重要,可是想要從一堆傳記電影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Think Different”。Danny Boyle及Aaron Sorkin携手合作的《Steve Jobs》,多少帶有一點點《The Social Network》的影子,卻成功地打破了傳統傳記電影的既定模式,找到了獨特的視角去詮釋一個與衆不同的人生。攝影機將鏡頭聚焦在Steve Jobs的三個產品發佈會前的幕後實況,它們分別是1984年的Macintosh、1988年的NeXTcube以及1998年的iMac。劇本試圖透過這個發佈會對照出Steve Jobs的三個人生階段;在影像處理上,刻意選擇了3種不同年代的拍攝規格,并利用視覺感官來區分出、營造出不同的時代感。

透過Aaron Sorkin的劇本,觀衆看到的不再是站在臺上自信滿滿的Steve Jobs,而是一齣又一齣發生在後臺的故事,以及隱藏在幕後的真正的他。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Steve Jobs與每一位關係最密切的人,如知己兼同事、前女友、女兒、好友、雇主、同事等等,展開了時而緊張,時而冷漠,時而急促,時而對峙的對話。舞臺下的Steve Jobs,不自覺地暴露出自己内心的直言不諱、自負驕橫、自私自利,凡事追求極緻的完美,可以爲了達成目標而不惜扭曲事實、歪曲真理,想怎樣就怎樣。《Steve Jobs》沒有一味的贊頌,反而還原了Steve Jobs最赤裸的内心情感。

踏入21世紀的科技與資訊時代,新發明的科技確實豐富了人類的生活,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素質。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絡世界、社群網站……等等科技產品,已經無法從我們生活得一部分切除出來。因此,如何避免過度依賴科技成爲十分重要的課題。科技始終源自於人性,所有的創新都應該基於“貼近人性”的角度去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最終仍要依靠心靈去聯係,這樣才能創造出和諧的世界。

Saturday 20 February 2016

Freeheld


I've never asked for special treatment. I'm only asking for equality.

2015年6月26日,美國做出了建國200多年以來最具歷史性的判決之一。美國最高法院以五票贊成、四票反對的分歧結果,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都是一項合法權益。美國憲法最終賦予了同性婚姻享有異性婚姻的同等權利。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聲稱:“We have made our union a little more prefect”。

美國新澤西州法院早在2013年就裁決,該州在同年10月21日起將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化,以此取代之前的"公民結合",保證了同性婚姻享有聯邦福利,成為美國第14個承認同性結婚的州屬。州内最大城市紐瓦克的市長Cory Booker,親自爲同志情侶的集體結婚活動擔任證婚人。

時間回溯到更早以前的2005年,來自新澤西州Ocean Country的資深女警探Laurel Hester,被診斷出罹患末期癌症。爲了保障合法同志伴侶Stacie Andree的未來生活,正在接受化療的Laurel Hester奮袂而起地挑戰法律,向Freeholders(即郡的議員們)申請將自己死後的撫恤金移交給對方,讓同志爭取獲得同樣平等的權益。這是一個極具里程碑意義的真實故事。

曾榮獲第82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的《Freeheld》,就是導演Cynthia Wade根據Laurel Hester與Stacie Andree的事跡所創作的紀錄片。這個激發人心的真實故事,又被重新改編成電影并搬上銀幕。

電影找來了剛剛出櫃的Ellen Page、奧斯卡影后Julianne Moore、Steve Carell、Michael Shanno等演員參與演出。但從這個演員陣容看來,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在上映以前確實很讓人期待。Julianne Moore那純屬、自然又内斂的演技當然不在話下;戲份極少的Steve Carell,甫出場即十分搶鏡,予人驚喜。

儘管有真人真事的特別標簽以及實力派演員的加持,電影版《Freeheld》的整體表現卻不出色。平實無奇的劇本使得故事俗套乏味且缺乏張力,同時還不停地游移在Laurel Hester與Stacie Andree之間的信任和互助、Laurel Hester與Dane Wells之間的微妙關係、同志維權組織主席Steven Goldstein發動的社會平權運動等等的故事線,以致模糊了故事的核心和焦點。缺乏了内涵的電影,難免會無法讓太多人產生共鳴。

美國大法官Anthony Kennedy的文告寫道:“The nature of marriage is that, through its enduring bond, two persons together can find other freedoms, such as expression, intimacy, and spirituality. This is true for all persons, whatever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There is dignity in the bond between two men or two women who seek to marry and in their autonomy to make such profound choices”。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同志亦然。美國最高法院的最終裁決,非但寫下了歷史的新篇章,從人道主義的觀點去看,它也彰顯了當今社會的進步,意義非凡。有人説,保守派反對同志婚姻的原因,是因爲他們潛意識相信自己沒辦法去消滅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婚姻是一種形式,愛是一種心理體驗。衹要相信及在乎愛情,就不會在意對方的年齡、膚色、宗教,或是性別。


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Freeheld》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