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4 July 2011

Elle s'appelait Sarah (Sarah's Key)


故事由兩條主線相互穿插重疊而展開。
第一條敘事線為女記者;另一條敘事線則是一個猶太小女孩的故事,也是電影的主題。
《Sarah's Key》平鋪直敘的敘事手法,讓故事具有寫實感。
或許是因為Sarah的故事太過殘酷,讓人不禁產生低靡情緒,氣氛憂鬱凝重不已。

縱使早已大概掌握結局,不過當Sarah打開門的那一刻,
配合著配樂旋律,心裡也會跟著一沉……

“鑰匙”是故事的關鍵,也是Sarah一生充滿懊悔的根源。
對於Sarah來說,那把鑰匙曾是她生存的動力;悲劇之後,卻成為了封鎖記憶的工具。
回憶就像鑰匙一樣,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了。即使不刻意觸碰往事,內心仍然痛楚。
一把鑰匙,其實牽引出來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悲慟,也牽引出三個家庭的感傷回憶。
除了無奈,也是無奈。

不曾經歷過那個亂世年代的新時代,是如何看待戰爭這回事?
或許我們的想法都像劇中那位年輕記者一樣:
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新聞,懷著追看電視劇的心情,瀟灑地說:“過去就讓它過去吧。”
然而,對於出生於那個年代的長者,那是一段無法磨滅的殘酷回憶。
戰爭留下的只有感慨,悲慟與唏噓。
反思戰爭,阻止慘劇重複上演,才能維護和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