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August 2016

Экипаж / Ekipazh


《Экипаж (Ekipazh – Flight Crew)》翻拍自1979年前蘇聯的同名經典電影。新版的故事發展基本沿襲了舊版的模式,衹是在故事橋段上稍作更改和重新安排,災難場面也比舊版的格局更大。《Ekipazh – Flight Crew》在4月份上映時奪下了15億盧布(Russian Ruble)的高票房,毋庸置疑地成爲俄羅斯今年度最賣座的本土電影。同時,此電影也在海外賺入了近5億的票房利潤,并在隔了十年以後,首次攻入日本電影市場,創下了俄羅斯電影的小記錄。

由於觀賞過的俄羅斯電影不多,俄羅斯災難片更是首次。因此,無論在故事情節、演員面孔、特技效果、場面調度等方面,《Ekipazh – Flight Crew》帶出了有別於一般好萊塢電影的新奇感。電影前半段的劇情在節奏上有拖沓的嫌疑,冗長的開場白可以説是一種煎熬,而且情節還帶有港劇《衝上雲霄》的影子——一個衹會堅持觀點的爛好人,做人做事都不懂得見風轉舵,因此人生路上總是屢試屢敗。另一邊廂,則像是個被愛沖昏頭的戀愛初哥,忙著向一見鍾情的對象獻殷情,導致觀衆容易出戲。

在不徐不疾的敘事風格之下,電影緩慢而深刻地完成了主要人物角色更全面的個性描寫。例如Guchshin總是無法在重要時刻,沉住氣地遵守他人設下的條約;在非洲遇見的不人道行爲甚至再次刺激他内心自以爲是的正義感。又如行事一絲不苟,偶爾會侍才傲人的Leonid,先以偏見的眼光看待他人,直到後來才漸漸地放下身段愛才惜才。劇本在人物角色的心理刻畫上,都展現了微妙的心理變化,觸動出細膩的情感。

在完成所有的鋪陳以後,電影隨即漸入佳境。劇情也很快地進入真正的主題,由飛機師題材直接切入災難片的形式。當好萊塢出產的災難片早已淪爲既定模式的商業電影,《Ekipazh – Flight Crew》卻意外地從重複的公式中表現出自己的風格,創造出不一樣的驚喜。同樣是災難片,此片在特技效果的成熟度和在感官上的衝擊力,完全不遜色於任何好萊塢電影,甚至在情節或節奏上屢屢製造出令人肉跳心驚的緊張感;就像在機場時發生鋪天卷地的地震、火山熔岩爆發四濺、在空中如耍雜技般轉移乘客的計劃,緊接著是飛機被迫在危急時刻急速降落……無論是在地面上或天空中,這長達一個小時多的重頭戲、這些環環相扣的驚險場面,逼真而緊張得令人看得血脈噴張。從電影的各個角度看來,《Ekipazh – Flight Crew》或許無法超出災難片的經典之作,但在故事的完整性、感染力和逼真程度上,都充滿感官的刺激和享受。

電影中最險象環生的救援場面,當然就是空中換機營救」的橋段。這個看似不合物理邏輯的瘋狂想法,卻成爲了觀衆們最屏息以待的驚險場面,完全揪住了觀衆的心。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位來自美國的雜技演員Todd Green在航展中表演空中換機。當時他站在一架雙翼機上,準備爬到盤旋在上空的直升機,最終卻突然失去平衡,連降落傘都還來不及打開便從高空中摔落身亡。片中因空中換機救援計劃而存活的幸存者,其實是由無數人犧牲自己的性命所換來的。經過生死浩劫而幸存下來的人,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和可貴之處。

《Ekipazh – Flight Crew》透過每個章節和細節的安排,體現出流淌在飛行員體内的熱血,從而加强戰鬥民族堅毅勇敢的精神。片中的兩個靈魂角色——即年輕的實習機師Guchshin及富有經驗的正機師Leonid,與普通人一樣擁有瑕疵的他們從來都不是最完美的個體。然而,對比Guchshin和Leonid在災難時爲所做出的勇敢行爲,還有其他願意犧牲自己而伸出援手的機組人員和難民、乘客,他們就是現實生活中走出來的真實英雄。

就如作家Christopher McDougall在《Natural Born Heroes》書中所寫:True heroism, as the ancients understood, isn’t about strength, or boldness, or even courage. It’s about compassion」。每一個人都有成爲英雄的潛能,擁有各種生存的技巧,隨時能面對生活中突發而來的各種挑戰。衹要能夠勇敢接受這些挑戰,就能將隱藏在體内的力量發出到極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