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0 January 2016

Everest


Your attitude not your aptitude determines your altitude.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人類自1953年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或聖母峰以來,共有4400多人成功征服高峰,同時約有250人在攀登世界之巔時遇難,遇難者冰凍的遺體長眠於山峰的懷抱中。

電影《Everest》改編自歷史上最著名的1996年珠穆朗瑪峰山難事件。它是2015年尼泊爾地震以及2014年珠穆朗瑪峰雪崩事件發生以前,遇難者人數最多的一年。5月10日凌晨時分,來自紐西蘭及美國的登山隊伍離開4號營地,往頂峰前進。在下午2點左右,這兩隻隊伍中的6人先後成功登頂。下午3點以後,南峰以下位置天氣開始出現變化。直到下午6點左右,强烈的暴風雪把將近15名登山者困在高峰地帶,最終奪走了8個人的性命……

此電影的製作龐大;爲了拍攝出逼真的場景,攝製組特地遠赴泥泊爾、珠穆朗瑪峰基地營、冰島、南加州的Santa Monica Mountains及意大利地段的阿爾卑斯山脈等地,組合而呈現出壯闊、震撼的真實畫面,極具穿透力。然而,冰山雪地的畫面過多而有拖戲之嫌。同時,偏向寫實的電影風格使得劇情平鋪直敘、緩慢平穩,劇情張力略顯不足。即使當高山風暴來襲之時,也未察覺到緊張的氣氛。

參演此片的演員陣容不小。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會發現Jake Gyllenhaal、Robin Wright、Keira Knightley、Sam Worthington和Emily Watson都只是陪襯的小角色。基於故事背後的真實性,這些真實人物都保存了下來,卻淪為性格單調,並且對劇情起不了太大作用的角色。在真實事件中幸存下來的臺灣人高銘和,其出現的鏡頭衹是一閃而過。戲份較多的Jason Clarke及Josh Brolin,特別是前者,其角色卻塑造得不夠討好,以致遺憾的結局起不了太大的共鳴感。


非登山愛好者——包括自己——通常都會好奇為何有人願意花上幾十萬美金去冒險攀上高峰。無論是經驗老道的嚮導或登山者,只要一個人為因素的小失誤,就會增加整趟旅程的危險性,甚至會危害其他人的性命。更何況是變化莫測的自然因素?在高峻的珠穆朗瑪峰以及無常的天氣面前,人類是如此的渺小。

那為何還要攀高峰?這沒有標準的答案。或許就如導演Baltasar Kormákur所說的:Everest隱喻人類的企圖心。在險峻的危機之中,人類選擇性越過了道德的界線,去征服重重的困難,再從成功中獲取個人的滿足與榮耀。又或者,人們並非只是為了單純地要勇登高峰。當人們被任何因素逼近極限的邊緣,堅強的意志力會激發自己的潛能,趨使我們跨越心中巨大的橫溝,勇於挑戰自己、突破自己去完成最大的夢想及目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