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3 August 2017

Zemletryasenie / The Earthquake / 亞美尼亞大地震



To be alone is a disaster. And we are together.

《Earthquake (亞美尼亞大地震)》由曾經執導過《The Guardians (守護者聯盟)》及其他科幻動作片的亞美尼亞導演Sarik Andreasyan操刀。年僅30出頭的他目前是俄羅斯電影票房排名前三高的導演,還曾與加拿大電影公司合作拍過電影。這一次,擅長特效和場面調度的導演不打英雄牌,改以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災難片上場。亞美尼亞和俄羅斯合資拍攝《Earthquake》,代表亞美尼亞角逐201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可是最終卻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以不符合選送標準而取消資格。

1988年12月底,亞美尼亞共和國剛和亞塞拜然的戰爭剛剛敲響。同年12月7日,在當地時間11時41分,境內又發生了6.9級的大地震。這場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等於1945年廣島原子彈的十倍,把兩座城市列寧納坎和斯皮塔克化為廢墟,造成經濟損失約100億盧布。全市有超過80%的建築物被摧毀,80多個村莊從地表上從此消失,死亡人數多達100,000人,受災人數高達100萬人。這場戰爭是蘇聯歷史上最大規模接受國際援助的一次災難事件。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亞美尼亞隨後正式獨立。

相對而言,亞美尼亞的《Earthquake》在劇情編排上沒有好萊塢式災難片的慣有格式,選取一個角色或一個家庭作為這個故事的重心,反而是選擇了簡單地勾勒出幾位主要人物。這場毀滅性的大地震在片中只發生了6分鐘左右,就像發生於現實中的天災可以在一瞬間摧毀眼前所熟悉的一切。天崩地裂之後的世界會變成怎樣?這是故事著重描繪的重點,將劇情切分成災後的四日,接著再平實地敘述出人們在受到嚴重創傷以後的生活。片中的畫面幾乎都是儘量還原了真實的歷史場景,包括躺在瓦礫殘骸之中的屍體和穿梭在人群中的蘇聯大兵。

雖然導演試圖利用來自不同階層的角色的各個角度,以多線敘述的方式去敘述一場世紀大災難,可惜無法掌握好結構的緊密性,以致故事變得有點鬆散,偶爾還會脫序。過於單薄的角色背景無法讓人在短時間內熟悉這些人物在災前的內心世界,因而不會對他們在災後的經歷產生太大的期待。或許這就是現實。人們往往在經歷過大劫難以後,才開始學會珍惜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值得關注的是,在毀天滅地的地震停止之後,有些人會自發性地加入救援行動——不管是倖存者還是來自其他城市,甚至來自外國的救援人員,都參與了救援的工作,將發自內心的關懷付諸於行動。

人禍通常是人為疏忽而造成的傷害和損失。火山爆發、洪水泛濫、旱災、海嘯、地震⋯⋯這些天災卻往往是凡人所無法避免的災害。即使人類不斷地研發出高科技產品,可是我們始終不能跳脫自然的規律,包括自然的災害和死亡;甚至還有人對天災詮釋成天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在毫無預警下就爆發的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尤其渺小。好在上天在創造人類的時候,賦予了我們思考力和意志力。因此,我們才會對大自然心存敬畏,隨時傾聽大自然對我們的忠告,即時作出反省和思考。因此,我們才會在危急關頭本能地逃生,從心底迸發出對生命延續的渴望。即使房屋全部倒塌了,人類頑強的意志力還是使我們站了起來,就像火車站的大鐘一樣繼續跟著生命走動。


P.S. 電影的配樂很好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