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0 July 2017

Dunkirk


Hope is weapon. Survival is victory.

敦克爾克戰役又稱敦克爾克大撤退,發生在法國東北部邊境的敦克爾克海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亦是歐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性撤退行動。在一戰戰敗的德國,自希特勒主政後非但不理會凡爾賽條約,反而積極整軍經武。1939年,德軍在希特勒的帶領下閃電進攻波蘭,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兩大巨頭——英國和法國先後對德國選戰,並以聯軍的姿態歇手對抗德國。1940年5月,銳不可當的德軍繞過法國引以為傲的馬其諾防線,取道比利時再進攻法國北部,將40萬英法聯軍逼退至敦克爾克海灘,準備一舉殲滅。正當英法聯軍遭到圍困的時刻,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擬定「發電機行動」撤退計畫,決定將一批軍隊撤回英國。這個撤退計畫共動員了800多艘各式民用船隻,將英國部隊接駁上船、逃離出敦克爾克。

「發電機行動」最初並不順利。德軍為了阻止英法聯軍撤退,派出了戰鬥機不停轟炸敦克爾克地區。與此同時,負責運載部隊撤離出的英國皇家海軍船艦無法靠近敦克爾克海灘淺灘,只能靠淺談登陸艇來回接駁,首日成功撤離近3萬人,隔日卻只撤出7千人左右。根據英國海軍評估,在天氣惡劣及德軍不斷轟炸的條件下,要將30多萬人安全撤離需要30至49天的時間。因此,英國才緊急向民間徵集遊艇、貨船和漁船等航行到敦克爾克,同時動用了空軍和海軍作戰部隊全力護航,場面十分壯觀。直至6月4日,為期九天的大撤退成功把34萬官兵撤退至英國,為日後的戰略反攻保留了一批軍力。敦克爾克大撤退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戰略,更在撤退的過程中展現出堅強不屈的堅定意志,在英國歷史上極具意義。

電影跟作文一樣,是一件有系統和計劃的組合工程,如同依照藍圖來建造房屋一樣。在審題以前,須要確切地了解題目的含義,並把握住重點及中心主旨。首次指導二戰題材的Christopher Nolan,毫不不拖泥帶水地以一個英國士兵的視角揭開了電影的序幕,乾淨俐落地直奔主題。接著,劇本又以懸疑驚悚的口吻講述了這個戰爭故事,透過理性、安靜和寫實的風格呈現出不一樣的戰爭電影。《Dunkirk》目前為止在Rotten Tomatoes累積了93%的高分,在IMDb及Metacritic分別獲得8.6/10和94%高分。影評人Nick De Semlyen在《Empire》評論道:「A spare, propulsive, ever-intensifying combat thriller, Nolan's history lesson is both a rousing celebration of solidarity and the tensest beach-set film since Jaws」。Christopher Nolan憑著此片又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導演實力。

《Dunkirk》甫開場就直接進入了故事的主題,配樂可謂是幕後最大的功臣,讓此片錦上添花。電影利用一個英國士兵在逃跑的腳步聲,和配樂大師Hans Zimmer的懷錶時鐘滴答聲交織而成第一篇樂章,成功營造了緊張而焦慮的氛圍。將時鐘的滴答聲放進了配樂中,藉此製造出分秒必爭的戰爭之中,生死存亡其實是一種時間倒數的壓迫。Hans Zimmer此次放棄了氣勢磅礴的音樂,改用了相對比較內斂而強烈的節奏,幫助製造出箭在弦上的恐懼心境以及一觸即發的恐怖情境——音樂那份強大的渲染力代替了對白,使觀眾看得精神緊繃且不安。坐在IMax影院裡更能深切地感受到逼真的槍擊聲和屏息聲,音效非常棒!《Dunkirk》的另一個特點是電影的拍攝技術:採用了IMAX攝影機拍攝了75%的片段,呈現出宏偉壯觀的大規模戰爭場面和視覺效果;剩下的25%則是使用70mm或65mm大型膠片拍攝,讓這部史詩片打破了好萊塢電影創作的紀錄。

慣用非線性敘事手法來講故事的Christopher Nolan,在電影中就以關鍵性的字幕提示這個劇本將會分成三條故事線,分別為「The Mole/1 week」、「The Sea/1 Day」及「The Air/1 Hour」。這三條支線以陸地、海洋、空中三個場景和三個主要角色同時進行,卻以畫面影像不斷交錯更迭。「敦克爾克大撤退行動」其實就是此片的主角,圍繞它的這三條支線是塑造主角個性和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The Mole」、「The Sea」及「The Air」最終又在故事尾聲抓住時機,於同一個時間點交接重疊,讓原本平面的故事產生更多的變化和模式,並讓平敘直述的故事在場景不停轉換的時刻,增加更多段落之間的緊湊感和緊密性。除此之外,觀眾也可以從Tommy的視角看見英法聯軍被圍困在海灘時四面楚歌的境地;從Mr Dawson這樣一個英國人民的視角看見海面上多次發生的敵軍突襲和英軍跳海求生的情況;從空軍Farrier的觀點看到蓄勢待發的空中決戰,以及俯視看見驅逐艦被一一擊沈、英法聯軍繼續被圍困在海岸邊被轟炸的慘況。

不用太多對白和言語,一部電影、幾幕畫面讓我們可以從海、陸、空三個場景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戰爭背後的人性善惡。在沒有太刻意塑造每一個角色的前提下,觀眾或許無法理解這些角色背後的故事和思維,卻真切地表現出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真正的個人英雄,而是各位掙扎生存的無名氏;就如導演無需放入血肉四濺和子彈橫飛的鏡頭去渲染戰爭的可怖。一直以來,人們印象中的戰爭都是歌頌軍隊的強大和士兵的勇敢。像是Farrier、Mr Dawson和Commander Bolton這些具有愛國情操、不避斧鉞的忠臣烈士雖然大有人在,可是更多是像Tommy、Alex、Gibson、顫抖的無名士兵。在炮火連天之時,有人因為害怕死亡的威脅而四處逃跑、有人因為受到炸彈的攻擊而情緒崩潰、有人因為持續的殺人和被殺而變得麻木不仁。Tommy、Alex和Gibson的舉止行為看似膽小和自私,其實這都是戰爭發生時的人之常情,至少他們內心仍舊存有一絲善念,在危急關頭都會捨身救人。

據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和英國分別有大約五萬人和十萬人做了逃兵。這些逃兵有的返鄉匿藏起來,有的偏離正軌投入黑市,有的長期生存在戰爭的痛苦之中。曾為逃兵發聲的人認為,士兵在戰爭期間終日受到死亡的威脅,基本生活條件極差以及十分缺乏睡眠,在身心上都遭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對明日的命運感到恐慌。站在最前線的軍人,比平常人面對更多的死亡、經歷過更殘酷的現實世界,因此在每一次開戰攻擊時都更加能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另一邊廂,被英國政府徵召而參與「發電機行動」的平民百姓,乘搭著各自的遊艇、貨船和漁船等共800多艘民船,冒著生命危險游到英吉利海峽的對岸,前往戰爭最前線營救受困多時的軍兵。在近代的戰爭歷史中,一般百姓通常很難有機會可以做出貢獻。然而,百姓在這一次的救援行動中成功拯救了無數個生命。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之下,完成了一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個史無前例的救援大行動感動人心之餘,還激勵了所有英國人民,更為日後的戰爭帶來了轉機。

當時剛上任不久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發電機行動」結束之後發表了演說:「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電影中這段著名的演說是以口述的方式將報紙的文字換作一句台詞:「We must be careful not to assign to this deliverance the attributes of a victory. Wars are not won by evacuations (戰爭不是靠撤退取勝的)」。這番話充分地展現出英國並未在歐陸戰場上失利而垂頭喪志,反而讓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在敵愾同仇下共同擁有一顆想要戰勝敵軍的堅決之心。敦克爾克大撤退不僅僅是「miracle of deliverance」,它更展現了人類在逆境下不輕易低頭的堅毅精神。生命的價值在於奮鬥,只要奮鬥到底就能夠克服逆境,最終能夠在逆境中創造出奇蹟。這是一個永恆的道理:人才是奇蹟真正的創造者,只要堅信就會有奇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